直到這時,他們之前一直期待的《滬海灘》主題曲那熟悉的旋律才在電視里響起。
不過也只是一小段旋律配了一個簡短的序幕,
壓根就談不上片頭曲,接著就又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劇情。
但這時候的人們卻已經無暇去計較這些,
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已經被牢牢吸引到了接下來的劇情當中……
《滬海灘》的原作雖然在上一世被無數人奉為經典,
但相比后世那些又臭又長,一點破事就能來來回回水上好幾集的各類古裝、現代言情劇,《滬海灘》原作就顯得有些過“干”了。
別說注水了,甚至連很多本身具備一定爽點的劇情都一筆帶過,劇情節奏進行的很快,很多劇情沖突都沒有細表。
譬如許文強入職美華戲院之后對戲院做出的改變,本來明顯是可以稍作發揮,更好渲染許文強能力的支線,
結果就前面提了個話頭,后續通過一個龍套的嘴提了一下就算完事,具體的過程和結果都沒有細表。
再有就是丁力的前后轉變,
前面還是個魯莽義氣,情感相對單純的漢子,
后面很快就黑化成了一個心胸狹隘,貪慕榮華的家伙。
前面還愛馮程程愛的不行,后面把人一娶到手之后就變得花天酒地起來,甚至回家還打老婆,害人家流產,簡直完美演繹了什么叫做大豬蹄子。
這些劇情都給人一種轉折有些生硬之感,缺乏必要的過渡。
還有就是無論前面許文強和丁力在滬海灘打開局面,還是后續幫馮敬堯做事,乃至后來許文強回滬海報仇,
一系列的道上爭斗都些的有點過于簡略了,很多細節都沒演。
這點對比一下吳彥華前世的原作和后來的大陸翻拍版就能明顯看出來,
原作只有二十五集,
但后來的大陸翻拍版在沒怎么改動劇情主線的情況下,就輕輕松松拍出四十多集來。
很多細節的處理上都明顯好于原作,既沒讓人覺得水,劇情發展也比較自然。
也就是原作金玉在前又占了先入為主的優勢,
加上后世觀眾審美發展,以及全劇最重要的主角拉跨,劣勢明顯,這才造成了前后兩版在口碑上的巨大差異。
并不是說后來大陸翻拍版就一點沒有可取之處了。
如今這版《滬海灘》吳彥華在寫劇本的時候雖然是以原作為骨架,卻也參考了一些后來那部大陸翻拍版的劇情,
一些細節的地方處理得更加豐滿了一些。
尤其是事關他自己的戲份,更是特意處理得更豐滿合理了一些,
在角色設定上相對更貼近后世翻拍的那部有情有義的丁力。
畢竟他又沒有受虐癖,
就算演綠葉也沒必要刻意編排得那么不堪吧!
于是本來只有二十五集的內容,經他充實完善之后就變成了三十集。
但這并不影響《滬海灘》對觀眾的沖擊力,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原作的代入感更強,也更加吸引人。
一直到《滬海灘》那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的時候,
電視機前的人們才愕然發現,頭一集竟然已經演完了。
“哎呀,怎么都這個時候了?《浮生劫》都要演完了吧!”
這時候沙發上的家庭主婦才猛然醒悟過來,懊惱的不行,說好只是聽聽主題曲的,怎么不知不覺就看了一整集?
這不是誤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