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開的,必要的測試和驗證不能少。
劉峰摸著下巴,手上的簽字筆在草稿紙上畫起了圈圈。他突然意識到,如果他要開掛改變這套反應的進程的話,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
那便是他是否可以把異能運用到這套實驗上。
因為,他只是來兼職的,不是來搞破壞的。
要是一不小心給人家把實驗搞砸了,耽誤了實驗的進度還是小事,對不起人家給的小錢錢那就是大事了。
這不道德!
拿人錢卻辦不好事,道德嗎?
想到這里,劉峰還是覺得自己要穩重些好。
今天的這個實驗可以先用來做一下測試,只用異能來監控反應流程,不直接去干涉反應的發展,這樣就不會對反應造成實質性的破壞了。
萬一運氣好,說不定還真被他發現了影響主反應的關鍵性因素呢,那么明天的實驗,他還不是為所欲為?
于是,劉峰小心翼翼的將最后的反應原料投入到裝置內,控制氦氣的壓力維持在0.5KPa,然后計時,升溫,實驗正式開始。
只見三口燒瓶內,清澈的實驗液體,突然之間,就好像池塘里混進了一只兇猛的鯊魚一般,將整個池塘被弄得渾濁不堪,劉峰知道,這是原料開始溶解的結果。
不敢怠慢,意識連忙專注著瓶內的反應物。
將這些反應物放大,放大,再放大……
直到一個個大分子出現在意識領域后,劉峰這才停止進一步放大的操作,開始觀察起各種分子的相互作用來。
這套實驗的主反應是一個加成反應,而副反應涉及到了加成、取代、氧化、重排等等,十分繁雜;現在,劉峰需要觀察的,就是在這一系列復雜的反應當中,哪些因素對這幾種主要反應的影響最大。
而只要找到了兩種起始原料分子,就是找到了反應的源頭、罪魁禍首。
很明顯,除了反應溶劑以外,在劉峰的意識領域,包含最多的化合物分子,就是這兩種起始原料了。
通過觀察分子的結構,他一眼就將這些可愛的小家伙認了出來。
理論上來說,即使沒有外部因素影響,分子與分子之間,也一直都在做著不規則的復雜運動,而且從不停歇,但是這并不影響由分子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穩定性。
而劉峰卻發現,隨著系統環境的不斷改變,當溫度瞬間達到一定狀態的時候,化合物的化學穩定性竟然發生了改變。
氫鍵開始發生斷裂;某些基團的能量陡然上升,從整個分子當中脫離出來,成為了自由基;一些大的化學鍵雖然沒有改變,但是也開始變得躁動不安起來……
果然,所謂的化學反應,不過是外部環境變化導致的分子間作用力而已,書上的理論知識早已說得很清楚。
十幾分鐘過后,事情發生了變化。
突然,劉峰發現那些游離在邊緣的起始原料分子,好像暴怒的小公雞一般,沖破了大部隊的阻隔,不停的與周圍的一些游離基團與分子發生激烈碰撞。
隨后,能量四溢,狂風驟雨,這些小家伙一瞬間改頭換面,變成了結構種類完全迥異的新分子。
反應開始了!
劉峰聚精會神,仔細的觀察著這些反應,一一的進行排查篩除。
這是取代。
這是重排。
這是氧化……
很可惜,都不是他所想要的目標反應。
劉峰也不失落,畢竟反應也才剛開始,主反應需要的條件應該還未達到。
將意識拉回到現實中,劉峰把現在的實驗條件及現象紀錄了下來:溫度:35℃,壓力……,反應時間……,系統狀態,發生的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