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倒是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但是他卻不知道,這一夜,會有多少人因為他而睡不著覺。
京城,安貞橋西,一處幽靜的小區內。
剛剛從設計院回到家的沈鳳生教授還來不急吃晚飯,一個電話打來。
“老沈,快回來,有緊急的事情開會。”
電話那頭,一位老人語氣焦急地道。
“老張,什么事情這么著急。
沈鳳生皺了皺眉頭。
身為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的副總工程師,即便設計院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按理來說也會在明天早上開會的時候解決,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著急的情況。
“電話里說不清楚,你還是趕緊過來吧,事關我辦生死存亡的大事!”
生死存亡?
沈鳳生神色一緊。
作為南水北調辦東線工程的副總設計師,還有什么能夠關系到辦事處的生死存亡?
雖然南水北調工程的爭議一直以來都很大,但事實是,經過數十年的論證以及數年的建設,現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即將完工,東線一期工程也開始啟動。
開工已經沒有回頭箭,更何況是已經完成了大半的事情!這種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國工程,不可能就這樣朝令夕改吧!
即便如此安慰,沈鳳生的心情依然很是緊張:
“好,那我馬上過來!”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南水北調辦辦公室,一群人坐到了一起,臉色沉重,座位上不時地有煙霧繚繞升起。
沈鳳生教授急匆匆的趕到,看到這一幕,心里更是一緊。
“老沈來了?坐吧,大家就等你一個了。”
坐在主席臺上的張忠義教授見人都到齊了,點了點頭,開始說道。
“會議開始前,大家先看一段新聞。”
于是,投影儀上,有關大長老視察劉峰實驗室的那一段新聞被播放了出來。
這一刻,沈鳳生終于知道,為什么說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竟然是海水淡化!
不是說這項技術至少還要數十年才能大規模運用開來嗎?甚至于即便鋪展開來,也不可能比淡水處理還要便宜才是!怎么一瞬間,這項技術就已經發展到了這個程度!
盯著畫面中的那位年輕人,沈鳳生教授滿臉驚駭。
都是拜這家伙所賜啊!
要知道,他們南水北調工程自從論證開始就飽受非議,但總結起來,無非是這四個問題:水質問題、河床淤積問題、北方結冰問題以及成本過高的問題。
前面三個問題都可以很好應對,但最后一個成本問題絕對是最致命的!
迄今為止,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投入了2000億的資金,但即便是即將貫通的中線工程,主要面向京津冀豫的供水,工程計劃年均調水也才95億立方米!
以2元/噸的效益計算,至少也要10年時間才堪堪收回建造成本,更不用說其中的維護和運營成本了。再加上每年只有95億噸的輸水量,對于四省年均500億噸左右的用水量,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價格貴、輸水又不多,因此受到非議可想而知。
然而這也就罷了,中線工程大部分地區畢竟都遠離海岸線,即便不向京津地區輸送,也可以轉向沿途的冀豫內陸地區,因此,海水淡化再怎么便宜,加上輸水成本也不會比即將建成的中線輸水工程便宜多少。
關鍵是他們的東線工程!
江SHU、魯東……
全都是沿海地區……
可想而知,海水淡化新技術的出現絕對會成為壓斷東線工程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們負責東線開發的這一群人……
沈鳳生已經是滿臉苦澀。
“說說吧,我們該怎么辦?”
主席臺上,張忠義總工程師也是一臉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