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李的反應,一旁的王老先生也是哭笑不得,這小子,干嘛非要撩撥人家老李嘛……
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也能在辯駁當中越辯越明朗。
因此,劉峰可不管臺下的人怎么想,繼續講道:
“和可控核聚變正好相反。可控核聚變的反應需要有極高的要求,但反物質卻幾乎不需要任何要求。正反物質相互碰撞,湮滅自然而然的發生,無需我們進行任何的控制;我們只需要控制正反物質相遇的流量,就能實現能量的產生。”
“同樣,其反應放能效率也極高,幾乎達到了100%,而產物就是能量,完全沒有任何污染、且不具有放射性;唯一的缺點就是反物質原材料的難以獲取,這方面來說,比起可控核聚變確實有很大的劣勢。”
“然而,到底是核聚變的可控難度大,還是反物質的大規模獲取難度更大,這就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對此,在座的諸位有異議嗎?”
“我有異議!”
李正武老先生已經憋了很久了,劉峰的提問剛剛提出,老先生就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問。
“劉教授,先不說反物質的大規模獲取與核聚變的可控到底誰的難度更大,單單只是反物質的存儲就是一個大問題吧。恰巧因為正物質和反物質發生反應的容易性,一旦我們生產出來了大量的反物質,我們用什么東西來存貯?據我所知,目前來說,科學界并沒有一套能夠大量、長時間存儲反物質的技術。”
來了!
劉峰心下一嘆。
反物質和可控核聚變的競爭性,注定了會有人以此來否定反物質工程上馬的必要,因此,早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他就對從事核聚變研究事業的專家有過系統的分析,無論是脾氣秉性還是技術水平,他的心里早有評估。
這位李正武老先生的學術水平自然是沒得說的,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頭羊,如果將全世界科學家的學術水平分級的話,至少也是SS級別的大佬,滿級SSS級;至于脾氣嘛,一切盡在掌握!
兩軍交戰,一方知己知彼嚴陣以待,另一方卻對對手毫無所知,看到所謂的‘破綻’就只管悶頭往前沖,到底誰能獲勝,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在華國,想要干大事,除了必須要掌握足夠的資源以外,還要把握人心,任其為我所用;而劉峰干嘛要攛掇張BU長召開這次會議,還不是因為他的資歷淺薄,無法駕馭人心的緣故。
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卑鄙也好,無奈也罷,反正李老先生注定將會淪為他的‘踏腳石’。
望著‘氣勢洶洶’的李老先生,劉峰笑了,活像一只小狐貍:
“李院士說得對。反物質的存儲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難題。”
“就在去年,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利用反氫激光物理儀器捕獲到了數量可觀的飛行狀態下的反氫原子,然而,他們的保存時間卻只有0.172秒;M國費米國家實驗室在這方面的技術更為優秀,去年他們已經能夠將反物質原子保存時間延長至17分鐘;甚至于M國空軍基地自吹自擂能夠將反物質保存時間延長至3個月,至于是真還是假,我們也難以驗證。”
“索性我們就當它是假的!”
“然而,無論如何,從最開始的毫秒級別,到后來的17分鐘,反物質存儲時間的延長,是完全能夠看得見的!而可控核聚變的反應時間,至今仍然還在以秒來計算,并沒有實現數量級的提升——這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反物質存儲技術的提升并不困難!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事實上,每年我們提取到的反物質,其保存時間都是在以指數級的形式增長……”
“然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盡管你說的都對,但這并不能說明反物質的存儲技術就容易解決。”
李正武老先生依然不服氣,甚至對于這套說辭還有點鄙夷。
搞科研就如同龜兔賽跑,盡管看起來你的研究結果進步比別人大,但誰知道后面會不會遇見什么瓶頸、打個盹兒之類的?
一日沒有跑到終點,那么就不能說你的方法更容易。
劉峰的這一套忽悠小學生也就罷了,還想放在這里來忽悠他們這些院士,難道是黔驢技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