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實現這項‘偉大的目標’,找到里面的必然規律,他不得不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成千上萬次的在自己的腦子里模擬實驗,并且在此基礎上構思現實中可行的實驗思路。
促使他如此專注的理由,當然還是材料研究所實驗室的權限問題。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守著如此一大塊‘金礦’,要是不將其‘一網打盡’,再從這里面搞出點東西下來,他實在是連覺都睡不安穩。
至于用一座金礦來形容這三個月他在實驗室的權限,其實一點也不夸張,甚至低估了它的價值。
一座國家級別的材料研究所,先不說里面到底有多少最先進的材料研究設備這些硬件設施,只說軟件設施,譬如說他可以調動的人手,查閱到的那些有關材料研究的非公開保密資料,就不是之前的劉峰可以想象的!
早在20多年前,國家863計劃開始的時候,為了聚集材料研究的規模效應,實現厚積薄發的研發效果,材料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就將國內絕大部分的材料研究資料,匯總到了研究所的旗下。
這里面,不僅保存著最新一代的5代戰機吸波材料的研究資料,甚至還有單重50~100噸航母用大寬厚高強度航母船用鋼、第三代核電主管道、堆內構件、超超臨界轉子用超級材料等等絕密性質材料的研究資料。
當然,也就是劉峰,身處反物質工程這樣重大的項目下,作為技術總負責人,才有這樣的權限,查看到這些資料。
盡管如此,在材料研究所這邊,那也是經過了安保人員的嚴密跟蹤審核、保證絕對不會泄密之后,才能接觸到的。
因此,劉峰非常珍惜這一次充實自己材料知識儲備的機會。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
……
“你要借用旁邊的那個實驗室?”
聽到了劉峰的請求之后,正在隔壁低溫超導材料實驗室中分析樣品的崔院士,眉毛疑惑地皺了皺眉。
懷抱著一大疊資料,劉峰笑著說道:“是的,我在研究文獻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想在那座實驗室里操作一遍,可能需要用到暗視野顯微鏡以及相位差顯微鏡,您也知道,這兩種東西,只有那座實驗室才有。”
理由其實是他編的,雖然他和崔院士‘交情’不錯,但還沒有推心置腹到那種程度!
倒不是懷疑崔院士的人品,只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罷了。
畢竟這一次的研究,可不僅僅只是關系到常溫超導材料一方面而已,在其他材料的研究方面,恐怕也具有相當的價值。
尤其是對軍工方面而言。
“那行吧,一會兒我和那座實驗室的老師打個招呼,至于能不能成,你去實驗樓707辦公室找姜洋教授,他會回答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