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雖然年富力強,但在經驗和執行力上,普遍不如這些老同志。
因此,對于馬院士的團隊,劉峰就非常的羨慕。
如果馬院士知道了劉峰的所想,恐怕更想一巴掌拍死這個‘炫富’的家伙。
沒錯,炫富!
劉峰這家伙,分明就是飽漢子羨慕餓漢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想當年,他馬明偉一開始也想要一群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老院士在他的旗下工作,但事實卻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根本就沒有人看得上他!
或者即便看上了,也拉不下臉皮來給他這位后輩‘打工’!
最終,他只好、也只能使用這些‘年輕人’。
興許正因為當初的‘看不上’成就了馬院士,也成就了現在的電氣工程學院。
到了現在,他的團隊已經有了100多號資深研究員,數百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而且與大部分同等量級的‘臨時’研究團隊的散亂不同,他的團隊卻仿若一體,指揮得如臂揮使。
從這點上來看,劉峰的羨慕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
本次實驗的負責人就是馬院士資深研究員中的一員,屬于電磁炮項目的負責人。
只不過,和劉峰的‘高大帥氣’不同,這位負責人生得比較瘦小,和馬院士的身材有些相似,臉上也都是天生的小鼻梁,只不過,這家伙卻分明戴著一副寬大的黑框眼鏡,將整個眼眶外加周邊8mm的距離整個罩在了其中,而且,劉峰還能夠分明地看到,鏡框里的鏡片,竟然足足有半個小拇指寬度那么粗!
嗯,身材瘦弱,高度近似,在搞科研的人群當中,實在是太普遍了……
當馬院士帶著劉峰來到他身邊的時候,這位負責人卻還在給場內的研究員講解著技術細節。
因此,兩人也沒有打擾,站在身邊安安靜靜地聽著。
事實上,電磁炮的種類有很多,但主要分為了4大類型。
線圈炮、軌道炮、電熱炮和重接炮。
其中,線圈炮又稱交流同軸線圈炮,根據通電線圈之間磁場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它是電磁炮的最早形式。
軌道炮又稱為磁軌炮、導軌炮,是利用軌道電流間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彈丸發射出去。
它由兩條平行的長直導軌組成,導軌間放置一質量較小的滑塊作為彈丸,當兩軌接入電源時,強大的電流從一導軌流入,經滑塊從另一導軌流回時,在兩導軌平面間產生強磁場,通電流的滑塊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彈丸會以很大的速度(理論上可以到達亞光速)射出,這就是軌道炮的發射原理,軌道炮也是電磁炮最常見的式樣。
而電熱炮的原理就完全不同于上述兩種電磁炮,其結構也有多種形式。
最簡單的一種是采用一般的炮管,管內設置有接到等離子體燃燒器上的電極,燃燒器安裝在炮后膛的末端,當等離子體燃燒器兩極間加上高壓時,會產生一道電弧,使放在兩極間的等離子體生成材料蒸發,蒸發后的材料變成過熱的高壓等離子體,從而使彈丸加速;這一點,其實和傳統的化學彈藥大炮,還挺相似的。
至于重接炮,是電磁炮的最新發展形式一種,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矩形線圈上下分置,之間有間隙,長方形的“炮彈”在兩個矩形線圈產生的磁場中受到強磁場力的作用,穿過間隙在其中加速前進,它的特點是沒有炮管,是多級加速的無接觸電磁發射裝置,但要求彈丸在進入重接炮之前應有一定的初速度。
此時此刻,這位負責人講述的正是一種電熱炮的操作細節和注意事項。
“由于我們這一次試驗的是全新的電熱炮,是第一次做測試,這里面一定會有很多問題,希望你們要多加注意。這座電磁炮的工作電流,普遍在**安培以上,其操作方式其實并不復雜……因此,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一次試驗很可能會產生大電流發熱和炮身燒蝕等麻煩,因此,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