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這本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害得下游百姓顆粒無收,這已經算得上是謀殺了。
只是關上幾天,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若是出獄之后,還要如此的亂來的話,當重判!”
李恪說完之后,然后說道:“當然了,該如何去處理這些事情,當由父皇決斷,兒臣不過就是提一個建議。”
李世民看著李恪,深深的嘆了口氣,這種事情,其實最難處理的。
如果真的將這些百姓當成悍民的話,肯定要殺得人頭滾滾的。
可是李恪卻只是讓關幾天。
不過這些百姓可不是那么容易說服的,因為他們都是關心自家的糧食能不能長好,罰款?
這東西能夠罰的出來的?
這些百姓的家中都是一窮二白的,如何去罰款?
還有一些東西,并非那么容易去處理的。
如果這些那么好說服的話,李恪去就不是被打了。
毆打親王的這種事都做得出來,這證明這些百姓已經到了什么地步了。
李世民此時也在想,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有些東西,并不是那么簡單就能夠做到的。
大旱,會讓這些百姓活不下去,這種時候,誰阻礙他們得到水,就是他們不共戴天的仇人。
李恪倒也沒有事情,說明了其中的緣由之后,他就離開了,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需要李世民和朝堂之上的大佬們商議了。
細節問題,李恪只是提出了一個建議,具體的事宜自然是朝堂之上的這些人做出決定。
這幾個月以來,陰山城的雛形已經出來了。
六萬多的俘虜,不斷的干活,已經將陰山城建的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李思文和武士彠還有李孝恭的意見出現了相左的情況。
武士彠和李孝恭認為陰山城要建城墻,而李思文認為不要建城墻。
三個人開始進行了討論。
“城墻如果不建的話,萬一再有大軍靠近,咱們該如何防范?”
李孝恭對李思文說道:“這一次是二十萬大軍,可以用計將他們擊潰,下一次他們若是有了準備,不建城墻,咱們該如何防范?”
“沒錯!”
武士彠點了點頭,然后說道:“不論是什么時候,城墻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城池,最重要的就是城墻,若是沒有城墻的話,晚上這城該如何管理?
宵禁如何實行?這可是在邊關,夜晚是最亂的,如果不實行宵禁,若有作奸犯科之輩,咱們該如何去防范?”
“你們說得都有道理。”
李思文點了點頭,然后說道:“雖然你們說得沒有錯,但是你們可曾想過,這城墻建好了,擋住的可不是外面的人。
而是這些突厥人的心啊,這城墻本來就是阻擋騎兵的,而這個城,卻是面向這突厥人的,咱們建好了這個城墻,就得不到這些突厥人的民心了。
只有不建城墻,咱們才能以包容的態度,挽回這些人的心。
這里咱們不是要建成一座真正的城,而是一個有一個坊市,你們難道沒有看到我建出來的城是什么樣子的嗎?
這就是一個大型的坊市,以后可以讓天下的商人來這邊與突厥交易牛羊馬匹,建了城墻,擋住的是突厥的人心。
這一個大型的方式,咱們需要讓更多的人遷徙過來,由他們來盤活這整個陰山城,你們可明白?”
“……”
武士彠和李孝恭聽了李思文的這話之后,頓時一臉懵逼。
他們倆壓根就沒有聽懂李思文的意思,對視一眼之后,武士彠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陛下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