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超載。
好在司機對路況很熟,知道怎么避開有管路人的卡點,而且這一大早的也沒見有管路人上崗。
在擁擠了四五個站之后,車上的乘客都下了一大半,越往養育宮方向走,上車的乘客越少了。
“養育宮到了,請下車的乘客從后門下車,記得把車票投進回收箱。”
售票員提醒道。
思柔把車票塞進回收箱后,從后門下車。
站點后面就是養育宮。
一個超級大的鋼鐵建筑,外觀像一個巨大的雞蛋。
機械人怎么繁衍后代?
有兩種方式:一是單身狗方式,克隆自己做為后代;二是情侶方式,克隆出男女雙方,然后取出種子細胞,孕育真正的后代——克隆出來的男女雙方,會進行人道消滅。
第一種方式,花費幾十萬,是大眾選擇的方式。
第二種方式,花費百萬以上,是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或者賭徒選擇的方式。
思柔的家里,原本是個小康家庭,因為生弟弟的緣故,而致使家境每況日下。
老爸跟老媽,選擇了第二種方式,先各取兩人的大腦干細胞,克隆出雙方,然后寄養在養育宮十二年。
克隆出來的雙方,一直活在了克隆艙里,用營養液供到成人——從生到死,都在克隆艙里進行,從未看過一眼外面的世界,也從未踏出克隆艙一步。
這對克隆出來的雙方,在這個涌動的鋼鐵世界里,并不賦予人類的名義,他們只是一種繁衍工具,不享有人的權利。
克隆出來的雙方,成人后,便取出雙方的種子細胞,人工受孕,置入孵化宮進行孵化。
孵化出嬰兒之后,再轉入養育宮,進行自然成長——這個嬰兒可以在養育宮里自由活動,同樣靠著營養液進行成長發育。
到了五歲那年,就可以辦理出宮手續。
就這個過程,花費就要兩三百萬。一般家庭是無法承受的。
但這兩三百萬的費用,并不全是由原主家庭掏出來。繁衍工具在進行人道消滅前,是可以取出他倆的原生脊椎,甚至是大腦,賣掉換錢的。所以,一些經濟實力接近的家庭,只要有這個賭博的膽量,也會選擇這第二種繁衍后代的方式。
在走去養育宮的路上,思柔在想著一個問題:為什么老爸、老媽非得選擇這第二種繁衍的方式,來生個弟弟?
為什么不選擇第一種?
當初,他們就是選擇第一種方式,“生”下思柔的——用老媽的干細胞,克隆出了老媽,卻被賦予一個叫“思柔”的名字,以區別掉老媽。
因此,一個“老媽”冠上了“思柔”的名字后,就成為了女兒了!
這真是一個荒誕而扭曲的倫理。
思柔當初知道這事的真相后,整個人都懵掉了。
這太不正常了,也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在地球人類的觀念里,一直有個困惑:克隆出自己,是自己嗎?
現在,這里的機械人好像直接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簡直是簡單、粗暴而直接。
思柔竟然來自老媽的克隆!
如果還保留著肉身的話,那么就會看到一個在外貌上完全與老媽一個樣的人了。但由于丟掉了身體,改裝到了一副機械體身上,這點相同竟然被“神奇”地消除掉了。然后再冠上另一個不同的名字,就成為另一個人了!?
雖然本身這種克隆,到底算不算同一個人,有待商榷,但在這里是跳過商榷,而直接判定就是不同的兩個人。
大雞蛋殼門口邊上,站著兩個安裝有武器臂的高級機械人,思柔想走進去時,被他倆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