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江家,路行遠三人吃飽喝足,準備散場時,眼見天色還早的潘才突然提議去秀水市場逛逛。
想著左右無事,路行遠點頭答應了。
他今天喝了能有七八兩白酒,這會腦袋暈乎乎的,出門逛逛散散酒氣在回學校也安全。
“大江,還能騎車不?”潘才問下了樓扶著墻壁一陣干嘔的李德江。
回過神的李德江牛逼哄哄的一句,“能騎。”嚇得路行遠直擺手:“別騎了,坐公交去。”
李德江喝的那個死樣子,還不如他呢,路行遠哪敢讓他騎車載自己,找死也不是這么找法。
“你們等著,我回家拿車載你們過去。”
潘才丟下句話,匆匆而走,路行遠連阻止都來不及,更想不通潘才用什么載他們兩個人,總不至于開著小汽車過來吧。
真要是87年的小汽車,那這國際貿易也太賺錢了,他想不動心思都難。
潘才留下的懸念持續的時間不長,約莫二十分鐘后,潘才踩著一輛三輪車到了。
路行遠這才釋然。
三輪車在路行遠兩人身邊停下,看著想要從側面跨上車的兩人,潘才急忙阻止道:“看著點看著點,別給我車里的好東西踩壞了,這可是我最后的本錢。”
潘才提醒過后,路行遠好奇的揭開了三輪車里的編織袋,隨后便瞪圓了眼珠。
隱藏在編織下的竟然是幾張狐皮子,其中一張更是火紅一片,漂亮至極。
“這哪來的?也是毛子那邊搞過來的?”路行遠由衷的贊嘆道。
潘才點頭解釋道:“嗯,是上一次特意留下來的,本來準備存夠了做一件大衣,這下不得不賣掉了。”
路行遠念叨了一句:“可惜了。”
他挺眼饞那張紅皮子的,可他身上的錢幾乎都用來訂購氨綸布了,目前也是囊中羞澀。
和潘才又沒熟到賒賬的地步,只能選擇作罷。
長安街建國門外永安里北側,幾百米長,寬只有七八米的秀水街市場人頭攢動,兜售貨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六七年前,第一批返城無業游民在這里自主練攤時,還是偷偷摸摸,生怕被鄰里指指戳戳,被公家割尾巴。
練攤的貨物也從最開始的有啥賣啥,到前兩年的啥好賣賣啥,變成了現在的老外要啥就賣啥,算是遵循了市場規律。
如今這里已變成和東歐相互了解的通道,有“國際倒爺的后倉庫”之稱,隨著東歐巨變,這里未來幾年將會更加火爆。
到了秀水市場,三輪車想往前是不現實的,只能走到哪攤子就在哪。
一塊木板往三輪車上一鋪,幾張毛皮一丟,潘才的攤子便算支了起來。
“幾個外國大使館離這近,看到外國人不要驚訝。”李德江的目光追尋著一個人高馬大的大洋馬時,潘才扭頭沖呵呵笑道。
不過,潘才顯然失望了,路行遠眼神清澈的很,沒有李德江一副垂涎欲滴的死樣。
路行遠點點頭:“我進去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