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是全國首都,華夏最繁華的城市,就算李德江懶的蹬自行車,還有人力三輪車、公交車、出租車、地鐵好幾種出行工具。
但他卻花了近三萬塊去買一輛摩托車。
李德江從通州回來的當夜。
他父母真是毫不含糊的給了他一頓胖揍,并勒令他立即把摩托脫手,否則父子關系就要有待商榷了。
路行遠腦袋搖的如撥浪鼓,他不愿做這個接盤俠,他沒錢。
他剛花了六萬八買了老關頭的四合院,手里的錢也只剩兩三萬塊,但老話講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他這幾萬塊錢用來防身的。
李德江哭喪著臉:“哥,除了你沒人有這個錢,你現在沒錢,下批貨一出手不就有了?現在可是救命。”
他現在是有家難回,今天不把摩托給撂下,回家連口熱飯都沒的吃。
李德江的哭喪臉,路行遠實在看不下去了:“打欠條啊,那行,把車留下吧,但買皮卡的事得拖拖了。”
路行遠答應留下摩托車,李德江不由欣喜道:“哥,皮卡真用不著,我現在每次去紡織三廠拿貨的時候,都會雇上幾個人力車,一兩噸貨送到前門大街,才不到兩百塊錢。”
“那就暫時不買吧。”省錢又不耽誤事的事,路行遠當然樂意為之。
看著路行遠磕磕絆絆的溜達了兩圈,李德江剛想離開,被路行遠喊住了。
“大潘不錯,我決定把我那份收入讓一份給他。”路行遠說起早早考慮過的事。
生產健身褲的初始資金有一萬多塊,其中大部分是路行遠掏出來的,前段時間分錢的時候,路行遠都是從包里估摸著抓了兩把給李德江,沒有細致數過多少。
反正只多不少就是了。
但現在他想把勤勤懇懇的潘才加進來,這個分錢就得有說法了。
他們這個人工作坊,雖然大門不知往哪開,但畢竟盈利了,而且生意極好,是時候明晰所得分配了。
“哥,你咋說咋做,我還能不信你?”
李德江哪想過深圳回來后的自己,會變成動輒懷揣幾萬塊錢走街串巷的人物,所以路行遠咋說咋好。
“我五成,你四成,潘才一成。”
“路哥,你這不是打我臉嘛,我出門會被罵白眼狼的。”
李德江不滿的說完,絲毫不給路行遠勸說時間,大聲道:“我三成,你六成,大潘一成。”
路行遠沒在糾結:“行吧,以后多賺點就好了,走,我騎摩托送你回去。”
到了正陽門李德江家中,李母、李小妹兩人正手腳嫻熟的踩著縫紉機,李父在旁邊給她們剪線頭打下手。
聽說路行遠買下了摩托車,李德江父母紛紛丟下手里的活,要忙著準備飯菜,就連路行遠是打欠條買摩托也沒當回事。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和李德江帶回家里的錢,他們早知道路行遠成了大資本家,為他生產健身褲的人家,已經多達上百家。
李德江找到了貓在別人家的潘才,上樓時還迎頭撞上了王雄。
“健身褲在江南不好賣?”
看著隔了這么長時間才再次登門的王雄,路行遠笑著問道。
他一度以為王雄是想出幺蛾子,回老家搞高仿去了,畢竟溫州那塊小作坊多,搞服裝也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