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當空,繁星點點,知了蟲鳴喧囂,不遠處的池塘泛起朵朵漣漪。
斟上第一杯酒,路行遠遙指天空和遠方,心里默念,“第一杯敬父母,兩輩子的養育之恩不敢忘!”
斟上第二杯酒,“這杯酒敬李梔枝,上輩子跟著我勞心勞力,受苦受累,這輩子定當好好報答!”
剛滿上第三杯酒,路行遠一仰頭喝了下去,第三杯敬自己!
農村人沒有十八歲成年一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十五歲時,村里人還在開玩笑說他是小大人,第二年十六歲,小大人的說法便沒了,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現在看來,他這根用來頂梁的柱子算是立住了,站穩了。
余生,他會竭盡全力,不讓身邊的親人再過上輩子的窮苦日子。
三杯酒過后,路行遠開始細品美酒佳肴。
期間,想到這一年收獲頗豐,短短時間就有了一座四合院,一家飯館,還有余錢二十來萬,路行遠一掃上輩子帶來的傷感,覺得自己還是挺牛的。
“未來的日子只要戒驕戒躁,不被時代亂流攪碎,這輩子開了個好頭的自己,大概率不會混的太差。”路行遠抿了口酒后,滿臉微笑的嘀咕著。
一瓶酒喝了小半,獨飲的路行遠便放下了酒杯。
起風了,還未清理的池塘不時飄來陣陣臭味,讓他全沒了吃喝的興致。
想到編織袋里的錢還沒安置妥當,路行遠收了桌子,抱著編織袋走過耳房進了后罩房。
后罩房的一間臥室里,有關家當年挖出的一個近五米深,二三十平方的地窖,這個地方是他認為這間四合院最好的藏錢處。
下到地窖,繞過壇壇罐罐,路行遠將編織袋丟在了老舊木架上后,出了32號院徑直回校。
回到寢室,腦袋有點小迷糊的路行遠往床上一趟,雙手墊著腦袋,悠哉悠哉的看著朱大腸三人撅著屁股,收拾需要帶回去的衣物。
“蠻子,你真不回去啊?快50天假期呢,待這干啥?”趙國章問路行遠。
路行遠歪了歪腦袋:“不回,前兩天剛跟家里通了電話,家里一切安好,我這邊又有點事,所以就不回了。”
利用這個暑假,把四合院給收拾妥當是他早計較好的事情。
再者,他也沒有趙國章三人必須回去的理由。
趙國章回家,是想摟摟老婆,抱抱孩子,過上一段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
至于朱大腸,他是不得不回。
不乘著暑假功夫回去拿點錢,下個學期他就真要吃糠咽菜了,學校補助的生活費夠趙國章花銷,甚至多少還能存一些,對朱大腸是遠遠不夠的。
孫大圣就不談了,乖乖兒一個,暑假不回家,他蘇州的老娘能跑來拽他耳朵。
“你們啥時候的車票,要我一個個把你們送過去?”路行遠問趙國章三人。
趙國章搖頭道:“不用,我們三都是后天下午的火車票,一輛摩托坐不下,到時一起乘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