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讓她上學,就是為了以后路清瑤頻繁留級時,年齡不至于像上輩子那么難看,搞到最后想去上學都沒臉上學。
撂了電話,路行遠給了整整三塊錢電話費,真是死貴死貴的。
慢悠悠到了三樓走廊,路行遠隔著老遠就聽見了朱大腸的哀嚎,隨后整座寢室樓響應似的哀嚎一片,路行遠滿頭霧水的推開寢室門。
“啥情況,怎么整座樓都在鬼叫狼嚎的。”
“看校報欄沒?”朱大腸問路行遠。
路行遠不明所以道:“沒看,咋啦,有啥重大新聞?”
“五天!開學先是五天勞動課,去聯想橋那邊的農科院試驗田掰玉米,有三四百畝。”
朱大腸張著五指沖路行遠說完,又是一陣哀嚎。
一聽說要掰幾百畝地玉米,路行遠也是頭皮發麻,這玩意可不是那么好掰的。
玉米莖葉一拉一道血痕倒是還好,通過穿長袖衣服或者帶護袖可以輕松避免。
最難受的是高大濃密的玉米地里不透氣,悶熱的很,人往里一鉆,出來就成了落湯雞。
何況還是聯想橋那邊,遮天蔽日的幾百畝大塊地。
這地方路行遠熟的很,畢竟幾十年后這塊試驗田還屹立于燕京三環不倒,算是全國最牛的莊稼地了。
當然,作為農科院的試驗田。
這塊地也是全國農作物產量最高的地。
作為學生會干部,趙國章看不下去了,對動搖軍心的朱大腸嚷嚷道:“嚎個屁,誰在家沒干過活,這點小活怕啥,而且也不光是我們年級組去,醫學院也有學生去。”
路行遠不自覺的點點頭。
關鍵是嚎也沒用,通知都發了,木已成舟,板上釘釘的事,好在還有學分賺。
再者,這年頭工人老大排第一,農民伯伯排第二,下地勞動是大大的光榮啊!
第二天要干苦力活,路行遠幾人晚飯過后便早早睡了。
翌日,黎明還沒來,整個科技學院已經“蘇醒”。
路行遠掙扎著起床后,翻出許久沒穿過的布褂套了起來,洗漱后吃完早餐,又把軍用水壺裝滿水,往綠色布包里放了些餅干糖果。
科技學院離聯想橋不到十里地,好些人踏青似的結伴走著去,這其中就有孫大圣,路行遠可沒那么傻,現在開始節省體力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孫大圣既然選擇了走,朱大腸就當仁不讓的與趙國章一起爬上了摩托,一陣黑煙過后,三人出了校門。
得虧李德江買的是大馬力的本田125,換了別的摩托,就這重量沒出校門估計就得趴窩。
黎明到來,去往農科院試驗田的路上多了兩條長龍,一條是步行長龍,一條是自行車長龍,看樣子對面的醫學院也出動了。
快到聯想橋的時候,路行遠終于從長長的不行隊伍里找到了李梔枝,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李梔枝竟然和陳麗走在了一起,好像還有說有笑的。
“朱大腸,這啥情況?”越過兩人后,路行遠問朱大腸道。
朱大腸氣急:“你問我,我問誰去!”
路行遠無奈:“得,有機會我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