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姐,你覺得這錄像帶重不?”
“挺重的。”
“丑不?”
“還好。”路行遠無語,陳美蓉對美丑的概念也太單薄了。
“同一部電影,一個是存儲在錄像帶中,一個是存儲在CD中,給你選,你選哪個。”路行遠又問。
陳美蓉:“據我了解,現在沒有能存儲這么大內容的CD。”
“假如,假如。”路行遠循循善誘。
陳美蓉:“那應該是CD吧,方便攜帶,如果有很多個的話,就能體現出CD的輕巧,和不容易損壞的好處了。”
路行遠笑著點腦袋的同時,突兀道:“陳師姐,你學的是電子技術,有往這方面鉆的想法么?如果搞成功了,就是突破又一CD技術壁壘,改寫個人命運的最好時候。”
路行遠的天馬行空,嚇了陳美蓉一大跳。
她學的電子技術不假,但從未想過在個人專業方面搞出啥大陣仗,念念不忘的是學成畢業,分配個好崗位,賺錢貼補家用。
“這個很難的,可能需要很多錢和很多人一起研究好多年才行。”陳美蓉遲疑道。
路行遠可以說是他的恩人,但比起家里嗷嗷待哺的家人,陳美蓉還是迅速做出了抉擇。
一個還只存在腦子里的事物,陳美蓉把它制造出來的難度想的無比艱難,也算情有可原。
可路行遠卻不準備就這么放棄。
“陳師姐,你就當幫我,開學的時候找你的專業老師、同學一起研究研究可能性吧,一應費用都由我來出,或許這技術沒你想的那么復雜呢。”
路行遠這么說,陳美蓉一口答應了,路行遠也就暫時放下了這事。
陳美蓉頂著還在飄著的小雨走后,路行遠把睡著了的潘才踢醒,“趁天還沒黑,咱兩去趟中關村。”
年前。
潘才幫他買了兩間四合院,兩間大通鋪。
四合院在西城,大通鋪在知春路上。
想著今年這邊的店肯定得嫌小,要搬家,他就想去中關村跑上一趟,確定下具體位置。
頂著雨,指揮潘才圍繞白頤路,知春路逛了一圈,摩托在知春路上的一個大通鋪停下,潘才說話了,意思通俗好懂。
同心電器維修這個店名太寒酸,看看人家,屁大的店鋪都是電子科技公司,信息技術公司。
路行遠一琢磨,好像真是。
兩條路邊上的很多公司以后是很牛,但現在確實是屁大點。
“趕明兒好天,你也去注冊個名字高大上的公司。”
“叫啥呢?”潘才問。
思忖著推開店門,灰塵撲面而來,路行遠一邊揮著手,一邊沖潘才道:“同心電子科技技術研發公司,注冊資金咱也不能太差,就搞個二十萬。”
附近不是某通、就是某聯的,逼得路行遠不得不豪氣一把。
比起志新路上的小店鋪,中關村上的兩店鋪大了許多,足有一百大幾十個平米,不過空間格局還是一樣。
知道了地方就成,光禿禿的四面墻沒啥值得看的,路行遠兩人又頂著雨往家趕。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