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天,何為地?”
“天地之間,又謂何為——”
玉京山,巔峰之上,獨坐一人。
山腳之下,群峰之間,猶如天上繁星落地,星星點點,坐滿了無數南來北往匯聚于此的求道者。
“天,有天意,有天道。”
“天意,乃萬物之念,萬物之欲,萬物之和,集于一身,是為天意。”
“天意,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一私一時,不以牽一發而動全身,亦方能謂之天意。”
“蕓蕓眾生,皆在天意之間,順者昌逆者亡!”
余音裊裊之間,無數修士大多都是睜著懵懵懂懂的眼睛,聽得似懂非懂。
只有少數人漸漸露出會心一笑。
“天道,乃大道傳承,世界法則,領域之宗,不二法門。”
“唯天道可以稱之以天!天之上,天之下,天之內,天之外,皆唯吾獨尊。”
“故此,天有九層天。每層天,又有不同層天。”
“三層天以下,每層天各為三重天。六層天以下,每層天又有六重天。九層天以下,每層天則一層為十三重天,一層為二十七重天,一層為三十三重天。”
“九層天之上,名曰九霄云外。”
一道道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回旋在這玉京山內外。
這一次,有不少人紛紛點頭,相視而笑,眼神中,幾乎全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天意難測,才有了天道恢恢,疏而不漏。然天意不過是天道一念,誰有了這一念,誰便有了覺悟天意之光。”
“是為——”
“修行者如過江之鯽,熙熙攘攘,皆為法往,皆為道來!如逆水行舟,似獨木橋橫。”
“于是這天意可測,天道可窺,修得真經,便易如反掌!”
“今日開壇,乃吾法門洞開,悟得真經大道,說與蕓蕓眾生聽真,意為普法。得多得少,一講有緣,二講悟性,三講慧根,四講造化。”
“是故吾之法門,可修仙可得道。”
“能拜天地,尊天意,開靈智,即為人仙。練氣凝元,筑基金丹,分神合體,元嬰出竅,渡劫飛升,是為修真。”
“修真期內,若有朝一日,機緣造化,摘得一縷虛影慶云,則可抵達修仙境界,是為修仙。”
“吾之法門,即是從這修仙開始——”
“第一層修仙,名曰地仙。地仙修行,又分真仙虛影慶云初期,玄仙虛幻慶云中期,金仙慶云巔峰。”
“第二層修仙,名曰天仙。天仙修煉,又分太乙真仙一花虛影初期,玄仙兩花虛影中期,金仙三花慶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