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金龍也跟隨著龍珠一閃而逝。
原本追隨著金龍左右貼身而立的兩條略小一些的一頭蒼龍,一頭蛟龍,望著腳下不斷隆起的土層,眼中不時閃出艷羨的目光。
原來,以金龍為首的這三條聯袂而來的龍,正是如今已經展開爭霸洪荒的三族中的祖龍三子。
所謂龍生九子,并非說的就是祖龍有九個兒子。
蛇從龍,龍師蛇,說的其實就是蛇與龍割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蛇絕不是龍,但龍一定是蛇的化身。
這一點很像大道與盤古,天道與鴻鈞之間的關系:
大道是盤古,但盤古絕不是大道。
天道是鴻鈞,但鴻鈞肯定也不是天道。
所以,龍是以師蛇而化龍,化龍后便再無蛇的土腥氣。
但有一點,龍卻始終沒有進化到徹底脫離蛇的本性,就是蛇生一窩蛋,龍也是一窩蛋。
龍蛇皆從蛋而來。
但一窩蛋,有大有小,有貴有賤,所以這才有了龍生九子的坊間說法。
可見,高貴如祖龍,也都無法做到全部優生優育,可見洪荒之中,其他生靈之子,又該有多少悲慘故事。
但是祖龍在還沒有如此強大,并莫名其妙生出稱霸洪荒之野心之前,也就是像現在大多數洪荒靈獸一樣,只是千千萬萬個小混混其中的一個時,他的第一批后代,還真的是一窩生了九顆蛋。
這第一窩九顆龍蛋,也就是后來人盡皆知的龍之九子:
長子囚牛,喜音樂,蹲立于琴頭。
次子睚眥,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屃,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吻,又名鴟尾或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這九個龍子一出世,一身傲氣的祖龍,便在這第一批自己的龍子身上,嘗到了難以言表的酸澀與無奈。
因為,即使單從外形上看,這九個兒子,除了八子負屃還有些像自己之外,其余兒子,就再也沒有一個像自己哪怕一星半點的了!
尤其是三子嘲風,自從認識到了洪荒之中,還有一種生靈名曰鳳凰之后,兩家也在后來因為意氣相投逐漸越走越近,并最終與麒麟一族,完成了三族結盟之勢。
那元鳳便常常在私下里,對嘲風格外親近。
甚至,干脆還直接向祖龍開口索要,想將嘲風帶回到她的鳳族將養起來。
三族之間,別的事都還有商量。
這件事,卻是祖龍的逆鱗,豈能輕易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