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一聲“何方妖孽”斷喝,竟真的讓這裂縫之中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劇變,終究也算是讓周天不知不覺突破了這一層魔障。
可以說,他這一聲帶著無盡圣人不怒自威的斷喝,到底還是在這關鍵時刻生出了奇效:
原本波谷不驚的裂縫,沸騰、翻滾著的糨糊與泥淖般的世界,周天一指點出的圣人執念威力,終于開始讓其中尚看不清的未知存在,已經難以裝神弄鬼了。
在周天圣人之指的不斷攪動之下,周天的一絲執念,就像一股滾滾向前的清流,不斷傾瀉而下,灌注到渾濁而黏稠的河流中。
也不知過了多久,裂縫之中,那濃稠的泥淖漸漸變得像幾欲噴發的火山巖漿,散發出無數的水蒸氣來——甚至,還有了一些濺出的點滴,潑灑而出。
不過,當周天覺察之時,卻根本來不及探手相抓,它便迅速氣化湮滅。
但令人驚喜的是,隨著這種外溢、潑撒的點滴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頻繁時,周天終于看到,裂縫中的泥淖再也不像一團漿糊似的黏稠而不可明辨。
影影綽綽之間,霧靄蒸騰著的表面,終于開始像一陣清風吹拂過后的湖面,原本水草遮掩、碧波蕩漾的水面,露出清澈見底的真容來。
不過這所謂的“底”可不是什么真的水底、河底或者湖底,而是真正深不見底的“底”!
周天瞪著兩眼,屏息凝氣,看了不知多久,方才仰天長嘆一聲:
“這裂縫之中,一旦清澈見底,果然是還不如不見!”
這句話什么意思?
這里面,既有“早知現在何必當初”謎底被解開時的那種懊喪,也有“人生莫不如初見,相見爭不如不見”那樣無奈,還有“背影傾國傾城回眸一笑丑八怪”的后悔莫及。
周天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而且是全部混合了多種集合式的復雜感受。
直到這一刻,他才驀然覺悟:
這世上,萬事萬物果然都是有定數的。
比如,你走入森林,總是埋怨那參天大樹遮天蔽日。你深入山谷,又常常會去抱怨漫山遍野的迷霧,遮擋了前路。
又比如,你面對一道難題,總是咒罵出題人的險惡用心。你還會憤怒有人,常常懷揣著只有你才不知道的秘密……
孰不知,當迷霧散盡,秘密不再是秘密,你在謎底揭開的那瞬間看到貨感知到的真相,你卻從未去想過,那些你拼命要去爭取到手的真相,可否是你能夠承受甚至愿意去面對的事實?
現在,周天就是這樣的感悟:
眼前他說看到的真相,就是他不愿看見的真相。如果重新選擇一次的話,他一定會提前告誡自己,寧愿去選擇之前的那個裂縫中的混沌、糨糊和泥淖般的一團氤氳,而不要這清風吹拂過后的“清澈見底”!
因為,這“清澈見底”,從第一眼開始,帶給他的不是謎底揭曉后的大徹大悟,反而是第一眼的難以自拔,第二眼的頭皮發麻,第三眼的如中魔咒,及至到了現在的汗如雨下——
他發現,面對這個“清澈見底”,他的一雙圣人之眼,竟然也被深深地吸引在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清澈見底”之間!
他明明在心里想要趕快移開目光,轉身逃離。但一雙眼睛,卻就是像被鎖定了一般盯在了這所謂的“清澈見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