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還有幾名穿著迷彩服的士兵正安安靜靜的宛如木頭人一樣矗立在哪里。
只不過眼神時不時瞟向這邊,看一眼這些武器科研人員手中的武器,眼神中帶著一絲隱藏起來的濃烈好奇和不解。
如果韓元在這里的話,絕對能一眼就認出來這幾名科研人員手中的武器正是才造出不就的‘電磁步槍’和‘電磁狙擊槍’。
他前腳才造出來還不到一天,華國就已經復刻出來了。
來到近前,陳正華先同幾名科研人員打了個招呼,然后好奇的從桌上摸起一把‘電磁步槍’拿在手中感受了一下。
第一感覺就是重,長度總體來說比他們自主研發的95式步槍長一點,但重量恐怕足足有三倍多。
一把95式步槍的重量凈重是2.9千克,但這把槍入手,陳正華就能判斷出來其重量恐怕在十五公斤左右。
這令他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
作為一支單兵武器來說,先不說威力,光是這個重量,就有點超出預計了。
作為一把槍械,太重的話,拿著手上光是消耗的力氣太大就是很大的缺點。
不過十五公斤的重量倒也還在接受范圍之類,很多狙擊槍的重量也超過了這個數值,特種作戰部隊的日常負重訓練一般都在三十五公斤以上。
但這僅僅還只是‘電磁步槍’,還有‘電磁狙擊槍’呢,那個的體型比這個更大,重量肯定更夸張。
“還沒有開始測試吧?”
感受了一下電磁步槍后,陳正華開口詢問道。
“還沒有,配套緊急研發的電池還沒有運送過來。”
抱著一把電磁步槍的武器科研專家頭也不抬的回道。
在他眼中,這把‘槍’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一時半會的,根本就研究不透,讓他懵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電磁武器他們并非沒有,發射原理其實同普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電動機由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組成。通電后,電流通過定子上的線圈而產生電磁力,而轉子就在電磁力的推動下高速運轉起來。
電磁炮可以看作一臺特殊的“電動機”。
炮身相當于電動機的“定子”,而炮彈相當于電動機的“轉子”。
他們電磁炮的炮身是兩條長長的平行銅導軌,炮彈就夾在這兩條導軌的中間的。
但這支武器完完全全的改變了這一結構,它的加速裝置是螺旋延伸的。
作為一名擁有二十多年的經驗的武器研發專家,柴興德可以說任何槍械武器拿到他手上很快就能摸清楚結構和用途。
但面對最新運輸過來的這支‘電磁步槍’他卻懵了。
不僅結構上和普通的電磁武器大相迥異,其普通電磁武器面臨諸多問題他都沒找到相關的解決結構。
比如目前電磁軌道炮試驗都是單發進行,導軌是否支持持續發射彈丸、由此產生的高溫怎么解決、以及子彈從槍口高速射出時要承受的極高加速度等問題都讓人懵逼。
因為他沒法從這把武器上找到對應的解決結構。
而且最讓柴興德不解的是槍身里面一個由無磁合金打造的特殊零部件。
他完全不清楚這個特殊結構的零部件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
甚至和其他幾名武器專家商討過后都認為即便是去掉這個零部件都沒有任何問題。
除此之外,這支電磁步槍上還沒有瞄具、沒有槍托、沒有雙手持槍結構等等。
各種反人類的設計都能在這把槍上找到。
除非能有人力氣大到能單手手持12.53公斤重的電磁步槍,還能做到穩定發射。
差不多就是單手手持一把巴雷特狙擊步槍,然后瀟灑的連續開槍。
否則這把槍怎么看都不是正常人能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