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動靜剛度和精度這些問題,中級工業設備應用知識信息中的科技,顯然是不存在這些缺陷的。
而韓元之所以敲定“sc八軸六聯動數控加工中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因為華國了。
頂級的五軸五聯動數控機床,是西方國家絕對針對性禁止出口的東西。
因為頂級的數控機床決定了工業發展的速度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車、鐵路建設、國防、軍工等行業體現的最為明顯。
那華國有沒有頂級的五軸數控聯動機床
其實是有的。
但數量不多,只有幾臺,是在八十年代進口的。
在那個時候兔子和鷹醬有一段蜜月期,這幾臺頂級的五軸數控機床就是那個時候買的。
但年之后,西方國家全面封禁,后面就再也買不到了。
所以那幾臺買到的頂級數控機床,現在就保護的眼珠子一般,全部用惰性氣體密封,以供研究。
最近這些年,華國的工業為啥突破的這么快,數控機床的水平之所以不斷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這幾臺頂級數控機床上。
盡管如此,盡管華國機床領域在飛速發展,但和日耳曼過、米國這些西方國家比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一臺數控機床,其實是分成兩部分的,一部分是硬件,另一部分是軟件。
別看華國目前的工業產能、工業出口規模早已經領先全球,甚至制造業的增加值占據了全球接近三分之一的產能。
但工業產業的做大,仍有一個無法回避且致命的關鍵短板,那就是工業軟件。
這一點如果是有從事這一行業的朋友就知道。
華國的cad研發設計類軟件市場,份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其他國家手里的。
比如制造行業的aut、idorks。
比如建筑行業的autocad、revit、3dsax。
又或者娛樂媒體的3dsax、aya、autodeskke、adobehotosho。
上述的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熟知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些軟件。
但它們沒有一個是華國自主研發的。
在工業軟件領域缺乏核心軟件,不亞于手機電腦行業缺乏芯片技術一樣。
雖然華國的互聯網極其發達,甚至管理軟件和嵌入式開發都很不錯,算得上是世界頂尖。
但這和掌握工業軟件核心技術是不同的。
要掌握工業軟件核心技術,要先實現建模技術,要建立虛擬仿真,完成數學運算。
這些完全依賴于數學算法。
而數學算法需要長時間的潛心研究及高端的人才。
但華國,且不說國外的科研人員的吸納,就是本國的科研人才流失,每年都是無數。
國內的學術環境沒法說。
兩大頂級學府,每年出去多少人但能回來的又有多少
雖然有些悲哀,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