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可是逼的五常召開了聯合國會議,修改了各國領空上限以及軍事條約方面的
東西。
領空是指處于國家主權管轄下的領陸和領水上的空氣空間。
對于一國領空的高度應該有多高,目前國際法尚無明確規定。
但一般認為不應低于傳統航空器飛行高度,大概離地面三十公里到四十公里左右。
一般默認也就是三十五公里左右。
隨著各大國對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研究深入,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國將電推進發動機部署到了戰斗機上。
而一架部署了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飛機,能輕輕松松飛到幾十公里的高空中。
這個高度,已經打破了各國的公認默契的領空高度了。
可以說一臺發動機,改變了過去幾十年的戰爭模式。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盡管各國都在研究高空武器或者高空戰略轟炸手段。
但沒有誰能想到,在這么快的未來,威脅會從最高二十千米上升到一百千米的高空中。
這種東西,就如同核彈一樣是一種戰略威脅。
慶幸的是,這玩意不是某一個國家獨立研發出來的,而是各國都有,相互制衡。
否則要是如米國、島國這些發起戰爭意愿極強的國家單獨拿到了這東西,恐怕新一輪的戰爭又會開始了。
能攀升到百公里高空的戰機,其威懾力可絲毫不比核武差。
常規導彈和核武導彈對于能運載和發射導彈的國家來說無非就是更換個導彈頭的事情。
特別是現在的戰斗機在裝備電推進發動機后,能飛上近百公里的高空,運載核武器簡直不要太輕松。
再加上各國的戰機并不需要使用鑭化鎵硅太陽能發電板電能,所以在隱蔽方面還可以做到進一步的提高。
最關鍵的是應用了電推進發動機后,戰斗機的續航能力爆表了。
越是先進,飛行速度越快的戰斗機,對于燃料的要求,以及戰機本身重量和性能的要求就越高。
如今各國的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戰斗機,其續航里程在外掛兩個燃料箱的情況下,一般也不會超過五千公里。
也就是說,它的作戰半徑只有兩千五百公里左右。
這還是相當先進的四代甚至是五代戰機。
如果是差一個兩個級別的,作戰半徑甚至只有一千多公里。
像老大哥研發的白天鵝那種加油一次,續航里程可達一萬兩千公里的轟炸機,就此一種而已。
對比之下米國的f22猛禽戰機續航里程兩千九百千米,直接被秒成渣渣了。
可以說老毛子依仗著白天鵝,幾乎獨步世界。
只可惜,在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被應用到戰斗機上,這個優勢直接就沒了。
韓元當初可是駕駛著勒落三角飛行器繞著整個地球飛了整整兩圈的,雖然采用了太陽能發電板補充能源,但可見電推進發動的續航和性能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