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如何炮制這個玉小剛呢?
表面上笑嘻嘻,滿面祥和的和史萊克學院眾人談笑風生的云川,此時內心中卻是在琢磨著,該怎么樣為比比東出氣。
在他看來玉小剛這個人啊,是一個人設前后矛盾的角色。
原著對他的定位是:“哪怕沒有強大的實力,也能夠獲得強者尊重的智者。”
但實際上看完斗羅大陸之后,云川只覺得玉小剛算是個錘子的智者,要不是收了唐三這個徒弟,他這輩子始終都只會是個廢物,永遠也別想翻身!
所謂的“大師”只不過是人們調侃給他的稱呼罷了,結果他還洋洋得意,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把自己當什么武魂大師了。
不知道是因為作者文筆的關系,還是角色塑造不過關。總之云川怎么看怎么都感覺這個角色設定前后矛盾,極為混亂。甚至讓人看了只想打他!
比如原著中寧風致曾經評價玉小剛:“得大師者得天下。”
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大師真的有這么重要嗎?得到大師真的能夠得到天下嗎?
對于玉小剛這個角色,云川覺得原著中的諸多贊譽,只是作者為了塑造這個角色而過度吹捧罷了。結果正是因為這一種過度吹捧的方式,導致玉小剛這個角色的定位是十分尷尬。
作者的本意應該是想要把玉小剛塑造成一個百科全書式的角色,但因為筆力不足的原因,導致玉小剛成了一個半吊子。
玉小剛研究的那些知識,很有道理,但這些知識只是一些低端的知識,絕大部分的高級魂師都是知道的。而一涉及到真正高端的知識他就兩眼一摸黑了。
而除了學識之外,玉小剛的感情劇情也是爭議最多的劇情。對于玉小剛,云川覺得他真正的黑點并不是他和比比東分手之后,馬上找下家,這里并不是玉小剛的錯,畢竟誰知道比比東的師傅會做出那種禽獸不如的事情呢?
之所以玉小剛的感情戲始終被人噴,主要還是因為他對這段感情的不作為。
當初比比東說分手,然后玉小剛就分了,分完之后整天念著比比東,卻不想想到底為什么比比東會選擇分手。
當然了,這時候批判玉小剛對這段感情的不作為,其實有點馬后炮的意思,那么就來說一說他在和比比東分手之后做了些什么吧。
原著中,明明比比東和玉小剛都已經分手了,但是玉小剛這貨還是厚著臉皮來詢問比比東關于雙生武魂的知識,這里面玉小剛之所以詢問比比東關于雙生武魂的知識,是為了教唐三,而當時的玉小剛是知道唐三是唐昊的兒子的,畢竟唐昊的名字就掛在武魂殿的通緝榜上。
明知道唐三是仇敵之子,還選擇找前女友詢問雙生武魂的知識,幫助自己前女友的仇敵,這一波操作著實是太過離譜了。
最重要的是這貨竟然還信誓旦旦的保證唐三不會和武魂殿為敵?
我的天哪,這種腦殘的話是人能說出來的嗎?
他玉小剛哪里來的自信?
難道就憑唐三拜師下跪時候的那一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真把自己當唐三的親爸了?
另外,玉小剛這貨明明討厭武魂殿,但還是四處以長老的身份辦事,甚至公然在魂師大賽上面頂撞教皇。只能說被偏愛的果然有恃無恐!當然玉小剛之所以敢這么做,除了料定比比東還念舊情以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手上有教皇令。
但其實教皇令這玩意,雖然看上去很厲害,實際上只要武魂殿想,完全是可以不承認玉小剛手上的教皇令的。
原著中玉小剛手上的教皇令之所以有用,還不是因為比比東念著和他的舊情,不希望他有危險。甚至多次以教皇的身份幫他化解尷尬救場。要不然憑他一個廢物這么囂張早就被武魂殿的人打死不知道多少回了。
而不管玉小剛知不知道他有沒有被偏愛,他從始至終,都在享受著這段感情給他帶來的好處。
原著作者很想要把玉小剛塑造成一個深情的人物,甚至還用柳二龍的癡情襯托玉小剛的癡情,但實際上云川通篇看下來,發現玉小剛對于這一段感情的付出是少之又少的。基本上都是兩個女孩子們在單方面的犧牲付出。
例如比比東被玷污之后,本想一死了之。結果被千尋及用玉小剛的性命威脅,才不得以茍延殘喘下去。她犧牲自己換回了玉小剛一條命。
再說柳二龍,苦苦等了他二十多年,把女性最美好的年華都浪費掉了。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就為了等待他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