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胡媽媽做的飯遠沒有她做的好吃,為了讓良笙吃得好,她也要自己動手。
現在做午飯又有點早,似錦打算做拖鞋,省得木地板經常踩臟,就得經常做衛生,太麻煩了。
似錦問青菱會不會做鞋。
青菱是個閑不住的人,陪著她坐在一邊都快發霉了,聞言,連忙點頭:“會的,會的,奴婢的鞋做的還不錯。”
似錦便畫了拖鞋的樣子,想讓她教她做拖鞋。
青菱一看簡單,問她有沒有鞋底,似錦搖頭:“沒有。”
青菱就說可以去鎮上買。
可是兩個人才從鎮上回來沒一會兒,似錦不想又去。
給了錢讓青菱買了六雙鞋底回來,她打算給她夫妻兩個和青菱一人做兩雙拖鞋。
必須每人兩雙,好換洗。
其他人就不必給他們做,他們又不像青菱一樣要進屋服侍她,就算要回話,站在玄關處回話就行了。
青菱問明了似錦夫婦的鞋碼,就去鎮上買鞋底去了。
沒一會兒就回來了,把多余的錢交給似錦,對她道:“鞋底太貴了,以后我們自己做鞋底。”
似錦雖然前世去農村玩時,看見過農村老太太納鞋底,但是做鞋底的具體流程她并不清楚,于是好奇的問青菱。
青菱耐心的說給她聽。
似錦一聽古代做鞋底工序繁復,而且還得一針一針的納鞋底,只覺得腦闊疼。
發誓不會去學做鞋底,反正市面上有賣的,學會做鞋子就可以了。
青菱教她裁鞋樣,她一學就會。
青菱還告訴她,她自己穿的鞋一定要在鞋面上繡花才好看。
兩個女孩頭碰頭的做一會兒女紅,就到了做午飯的時間。
青菱蹲在屋外擇菜,擇好之后,又拿到門口的井邊洗干凈,似錦只用切菜、下鍋炒就行了,十分輕松。
中午良笙回來,青菱就退下了。
夫妻兩個坐下來吃飯,良笙問:“今天鹵豆制品賣得怎樣?”
“不行。”似錦把鹵豆制品時順便鹵的幾個雞蛋拿起一個剝殼。
“才三十斤鹵豆制品,大壯一直賣到快午時方才回來。”
良笙接過似錦給他剝的鹵雞蛋,皺了皺眉:“不應該呀,年前你賣鹵豆干還蠻受歡迎的。”
似錦也是一臉的費解:“就是,我也想不通。”
良笙分析道:“是不是一段時間沒去,顧客流失了?”
似錦點頭:“有可能。”
然后嘆了口氣道:“就當從頭開始吧,反正還能賣三十斤,差不多能掙一兩銀子。”
下午,似錦帶著青菱配制種番茄所需的營養土。
沒有現代的化肥,靠天然肥料,配制起來不容易。
主仆二人配制了一下午才配制好,不過還得放置幾天,讓里面的肥料發酵,才最適宜種植。
晚上吃飯時,良笙跟似錦提起,剛才放學時碰到族長,族長問他們家什么時候擺喬遷宴的喜酒。
似錦兩口子都不是那種特別愛熱鬧的人,本來不打算擺的,可族長都過問了,那就擺吧。
夫妻兩個商定,過幾天就擺喬遷宴的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