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笑笑那么多,就不知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嗎?”
“你還告老師!老師向著你,你覺得我就會幫你嗎?”
韋哲禮連辯解一句,回一笑是在上課的時候,當著老師的面拿書拍他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韋秀琴拿搟面杖敲了十好幾下。
招呼完韋哲禮,韋秀琴女士緊接著就是對回一笑的關心:
“笑笑啊,哲禮皮糙肉厚的,你打他有沒有哪里打疼了啊?”
“哲禮以后要是還欺負你,你就和阿姨說。”
“阿姨幫你抽他,你別自己打,傷了自己不值當。”
所以說,韋秀琴女士的存在,讓韋哲禮的家庭地位……
請問什么是家庭地位?
韋哲禮那廝根本就不配。
習慣被人討厭和抵觸的回一笑,對韋秀琴的關心,就有點犯怵。
打那以后,她就沒有正兒八經地打過韋哲禮。
她不怕別的,就怕哪天辛辛苦苦把韋哲禮的左腿給打瘸了。
回到家,還要被韋秀琴女士要求,給韋哲禮的右腿也來個同等待遇。
她小韋哲禮那么多,她哪有那么大的力氣,完成左右平衡,實現瘸瘸歸一。
回一笑之所以大鬧課堂,也就是為了讓老師請家長。
不是韋秀琴女士,而是一年難得幾回見的回藝女士。
是的。
十歲之前的笑笑子,對自己的親媽,還是有那么一點點期待的。
結果……
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想著結果。
過程就不重要嗎?
打人就不費勁嗎?
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
親媽這么偏心,身為兒子的,總該有點逆反心理吧?
回一笑決定要把韋哲禮欺負到帶著他媽一起逃跑。
回一笑才開始對自己的決定產生期待,韋哲禮那廝竟然兩眼放光地表示:“媽媽你說的對,我以后一定努力不惹眸眸生氣。”
這,就很迷。
打那以后,回一笑就被氣得連揍韋哲禮的興趣都沒有了。
揍韋哲禮,不僅見不到回藝女士,還能把自己氣死。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實在沒辦法被回一笑的智商所接納。
從那以后,韋秀琴女士再也沒有接到老師說回一笑有暴力傾向的電話。
韋秀琴女士高興壞了,每每和回藝女士通電話,都會說:
“我們笑笑上了四年級之后,就可乖可乖了,斯斯文文的,考試還次次拿第一。現在優秀得連老師都挑不出毛病往家里打電話了。”
韋秀琴女士對回一笑的偏袒,是毫無底線的。
就算只是按時回了一趟家,也能被夸成一朵花。
回一笑有苦難言。
哪里是她上著學就變斯文了?
明明是韋哲禮那廝卻態度好到經常讓她找不到發飆的理由!
想吵都吵不起來的這種憋屈的感覺,一度讓笑笑子非常不適。
她明明是一個很愛生氣的人。
韋哲禮那廝憑什么不給她生氣的機會?
一場酣暢淋漓的對罵,難道不比想吵都吵不起來,更值得期待和珍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