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叫得上名號的大學,有補報志愿的可能。
就他兒子明星的這個成績。
只要報了,兩個名額之中,肯定有一個是他兒子的。
明爸爸也不管面子不面子了,四處托人打聽。
看看能不能把明星弄到大夏法學院。
打聽到最后,他托的人,讓他自己過去大夏一趟。
在床上躺了兩天的明爸爸,瞬間就能起床了。
大夏負責接待明爸爸的人,就是后來讓韋哲禮拍招生宣傳片的招生辦主任鄭順利,時任校長辦公室秘書。
所謂補報志愿,那肯定是要把原來報了的人,都先錄取完了。
因此,大夏那一年沒有錄滿的名額全都在當時不怎么熱門的中醫系。
明爸爸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偏執的,就問鄭順利,他兒子的成績這么好,能不能給錄個法學院。
北大已經沒有了,法學院再不給安排,明爸爸覺得明星根本就不會上。
他兒子有多偏執,他比誰的體會都更加深刻。
高考是個非常透明的機制,法學院的招生名額已經滿了。
多安排一個明星,就要把別的第一志愿的同學換下來。
這種操作是不合規范也不現實的。
鄭順利給出的建議是先錄到中醫系,明星成績這么好,過一個學期通過一個轉系考試,再進法學院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道理呢,當然是這么個道理。
但明爸爸還是不放心,就想著讓鄭順利給句準話。
他不要應該,他就要肯定。
鄭順利一個小小的校辦秘書,當然沒有這樣的權利,但他是個心思活絡的。
這也是他能從校長辦公室基層秘書,一步步升任招生辦主任的主要原因。
鄭順利利用秘書身份的便利條件,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時任校長史一從。
史一從本來就是法學院出身,即便做了校長,還堅持每學期給本科生上一門課。
基于高考公平錄取的原則,直接把明星錄取到法學院,即便是校長史一從,也是不行的。
但能不能轉系這種事情,就只是校長一句話的事情。
史一從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來者何人之后,并沒有一口就答應下來。
反而是和明爸爸做了一個交易。
大夏藝術學院的老院長已經離職了,新院長一直沒有到位。
史一從上任之初,就在物色藝術學院的新院長,物色來物色去。
一直也沒有找到他滿意并且能達到985大學院長條件的。
史一從校長和明爸爸說:“你要不放心你們家公子,你就來我們藝術學院當院長啊。”
明爸爸在中國美術學院的手工藝術學院做了兩年的院長就不做了。
不是他做的不好,也不是不讓他做了。
而是明爸爸覺得,院長事務性的事情太多,嚴重影響他的創作。
他那會兒也五十多歲了,覺得自己精力有限,不想再繼續擔任學校的職務。
史校長的這個提議,其實是有點強人所難的。
史一從自己也知道。
畢竟,他是被明確拒絕過的。
這一點都不影響史一從三顧茅廬:“你可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院長首選啊,你自己親自來大夏看著,令郎轉系這事兒,可不就板上釘釘了嗎?”
史一從那會兒也是新官上任,見到個在藝術界有影響力的,就想拉來給藝術學院做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