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在小學命題作文《我的志向》里,寫北大法學開始。
明爸爸動不動地就會來一句——這種誰都有的夢想,是不能當飯吃的,有本事你真的考一個給我看看。
北大法學,是明星從小的志向,也是父與子的較量。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明爸爸把“能當飯吃”看得特別重。
這本來也沒有什么。
問題在于,明爸爸把漆畫和能當飯吃劃上了約等號。
能當飯吃≈會畫漆畫。
別的什么都是枉然。
哪怕明星六歲就寫得一手好字,明爸爸也只會來一句,“你媽五歲寫的字帖都不止這個水平”。
現在看起來,明爸爸是變了。
只要明星能上九八五,哪怕是大夏收分最低的中醫系,他都會心滿意足。
但這個改變,是有明星自己不愿意接受這個前提的。
如果明星接受了,并且順利在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通過轉系考試。
從大夏那一年收分最低的中醫類,考入收分最高的法律類。
明爸爸還是會深受打擊。
只要有個什么人,在明爸爸耳邊,不經意地關心,“令公子不是要考北大法學的嗎?怎么最后來了大夏?”。
明爸爸就能因此氣得好幾天吃不下飯。
打心眼里覺得自己的臉都被兒子給丟盡了。
如果沒有第一次的全省第三落榜,直接去了北大或清華別的學院,倒也還沒有什么。
有了以一次的落榜,除非上北大法學,否則就是丟了明爸爸的臉。
只有自卑的人,才會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
明星不明白,那么自負的父親,為什么同時還會那么自卑。
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罷。
在父輩的光環下成長,有多么地艱難。
那些出生平凡,稍一努力就能青出于藍的人。
是沒有辦法理解的。
頹廢的大學伊始,是明星的自我懷疑。
既然不管怎么努力,都一定還是會被罵。
那就做父親最不喜歡的事情,并且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
明星選擇了比寫代碼更加不能當飯吃的玩網絡游戲。
玩著玩著,就把自己玩成了《俠客行》里的明綠茶。
混跡《俠客行》的日子,明星過得還是挺開心的。
那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第二性別。
那些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嗲聲嗲氣。
讓明星自己都覺得毛骨悚然的同時,也帶走了現實生活所有的壓力。
那個年代的《俠客行》帳號是和光盤綁定的,一個賬號是可以選兩個形象的。
明星的另外一個形象,是和【笑霸天下】是一樣一樣的彪形大漢。
這也是他最初的選擇。
只不過,那個形象解不了壓,玩起來也沒有快感。
沒多久,【明眸善睞】就在女裝大佬的路上越走越遠。
他不想考慮現實,也不去考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