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歡海邊嗎?”明星原本還有點沾沾自喜:“你第一次約我出去,就約的是海邊,我以為你喜歡大海。”
“我什么時候約你出去了?”這話回藝就不太能贊同。
“不是你申請讓我帶你逛一下海岳山莊,然后就二話不說把我拐騙到海邊上下其手了嗎?”
“這叫約你出去?”回藝不太清楚【上下其手】的意思,以為就是摸了一下手,所以把重點放到了明星偷換概念上。
“叫啊。我的爸爸媽媽,你的爸爸媽媽,還有史校長,都可以給我作證。”明星就差直接舉手發誓了。
“行,我約你,然后拐騙你對吧?”回藝氣鼓鼓得瞪著明星:“我拐騙你,你就讓我拐騙,這還不是腦子不好使?”
“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我不早都承認了嗎,我智商不太高。”明星服了一個軟,并且把回藝“賜予”的萬能借口給用上了。
明星提到史校長,回藝才想起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你真的不考慮到法學院上課嗎?”
“哪個法學院?”智商不太高的同學,得先把前綴給弄清楚。
“大夏法學院啊,上次吃飯,你媽媽問你,你不是說還沒有考慮好?”回藝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要更加關心這個問題。
過去的兩個星期,都已經漫長得不行了。
這還是在沒有確定關系的前提之下。
現在真的在一起了,明星又說馬上要離開大夏。
那她……
要不要也換個北京的學校念一念?
回藝被自己心里冒出來的這個想法給嚇了一跳。
她不是準備勸明星留下的嗎?
怎么變成自己要跟著一起去了?
俄羅斯可不流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
啊呸!
誰要嫁了?
“我現在考慮好了。”明星說。
回藝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還沒調整第二個深呼吸,就發現根本沒有調節的必要。
明星考慮清楚的結果無非兩種。
要么留下,要么繼續復讀考北大。
不管是哪一種,似乎都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想到連最差的結果都能接受,回藝接下來的問題,就問得一臉輕松:“結果呢?”
“我爸不知道我們那天之后就沒有再聯系。”明星有話又不直接說。
這關鍵時刻吊人胃口的習慣,就挺讓回藝不爽利的:“同學,你的思維有點跳躍,能不能麻煩你直接說重點?”
“你不知道,我爸爸給你爸爸打電話,讓你幫忙勸勸我?”明星就是不說重點。
“不知道啊。我爸問我和你熟不熟,我說不熟。”回藝完全不知道回爸爸之前給她打電話的原意是什么。
“那現在呢?”明星的重點又發生了偏離。
“現在什么?”回藝不明所以。
“現在熟不熟?”明星又問。
“有區別嗎?”回藝想不明白,回爸爸覺得他們兩個人熟不熟,和明星要不要復讀之間,能有什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