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了的衣服都不穿的人,會穿不是自己碼數的衣服嗎?
聰明如笑笑子,很快就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你既然帶了司機來,肯定有備用的衣服吧?”回一笑問回藝女士。
回一笑進階策略第一步——確認基本信息。
“是我幫你下去拿,還是讓爸爸子幫你下去拿?”回一笑給回藝女士提供了兩種選擇。
回一笑進階策略第二步——明面上是給選擇,實際上是不給回藝女士留下拒絕的機會。
“司機電話發給我,我去幫你拿。”智商同樣處于金字塔尖的明星先生,毫無違和感地接過了回一笑的進階策略。
笑笑子對爸爸子的反應表示滿意。
在這種配合上,韋哲禮就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
就算小禮子智商再度超常發揮,想到了同樣的做法,說出來的話,也不會是這樣的。
韋哲禮那廝撐死了也就能來一句:【要不要把司機的電話給我?】或者【要不要我去幫你拿?】
這種時候,你一旦把陳述句變成了疑問句,就很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韋哲禮以后,大概率,是不適合經商的。
就韋哲禮這樣的提問法,哪怕他只開一家面店,收入都可能只有隔壁家的一半。
食客每次下單的時候,韋哲禮就問:“你的面要不要加雞蛋?”
同樣的問題,隔壁面店老板下單的時候就會說:“你的面,給你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
韋哲禮的提問模式,收到的,多半是【不要】。
而隔壁面店老板,多半不是一個就是兩個。
這樣一來,光雞蛋,隔壁面店都要比韋哲禮多賣一兩百個。、
面的本身不賺錢,加料加得多才能賺到錢。
其他的事情,也是同理可得。
同樣是說話,明大律師的層級就要比韋哲禮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說話,從來都是一門藝術。
如果你想和對方煲電話粥似的聊天,那你就要多多提問。
只有提問,才能讓你更多地了解對方,而不是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自己的身上。
這樣,一來,容易讓對方覺得你太自我;二來,說多錯多,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
假如要把妹或者泡仔,提問的技能,就是至關重要的。
但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個確定的結局,并且你已經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愿意接受另外一種可能。
那就千萬不要提問。
直接把生米煮成熟飯……
啊呸!
直接把提問變成陳述事實就好了。
要不然,就會傻得和韋哲禮似的。
連想要抱一下都要一再提問。
【那我可以抱抱你嗎?】
都問出這樣的問題了,要是還能抱得美人歸……
那只能說明韋哲禮的臉,實在是過于好看了……
天了嚕!
說了那么多,終究還是個看臉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