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左手拿著拖鞋,右手像管家似的,托著回藝的備用衣服,站在主臥的門口。
現在的這個姿勢,不太方便敲門。
想了想,就把拖鞋給放在了地上。
一天之內,智商掉線一次,就已經夠了。
次數一多,就是真實智商的問題了。
回藝笑著把門打開。
這個笑容,顯然是給韋哲禮,而不是給明星的。
回藝看到明星拿著衣服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變臉。
川劇都不帶這么快的。
變完臉,回藝緊接著的動作,就是再次摔門。
這一次摔門,比上一次還要更加用力。
回藝女士的情緒,處于特別不穩定的階段。
大概是躁狂發作,忍不住想要發脾氣。
要么對別人發脾氣,要么就對自己。
總歸,就是需要發泄。
門是摔了,脾氣也發泄了,但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明星在回藝開門的那一秒,就把放在地上的拖鞋,直接卡到了門縫。
趁著回藝摔門的情緒間隙,明星一個側身就進了房間。
他甚至還有時間,把兩只拖鞋都弄到房間里面,才把房門給鎖上了。
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動作,讓回藝的情緒再一次被點爆了。
她抱著頭,做好了隨時撞墻的準備。
明星放下衣服,把回藝抱在了懷里。
又是一氣呵成的動作。
回藝掙扎了一下,沒多久不又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回藝才在明星的懷里,甕聲甕氣地說:“你看到了吧,我就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發作的精神病。”
“你對精神病有誤解。”明星輕輕拍著回藝的背,“你就是正常地想要對我發脾氣。”
“發脾氣也不對。”回藝為自己的不受控制感到自責。
“發脾氣為什么不對?”明星在回藝的耳邊輕聲地反問,“明明是我沒有做好,你當然可以因此對我發脾氣。”
“你哪里沒有做好?”回藝下意識地反問。
在人家的歉意之后,問出這樣的問題,所少都有點無理取鬧的意味。
就好比,人家說【我愛你】,你問人家【你愛我哪里】。
又或者,人家說【我錯了】,你問人家【你哪里錯了】。
明星不以為意,卡都沒卡地就給出了回答:“你肯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沒有在我去拿衣服的時候,直接走人。結果你等得都不耐煩了下來,就聽說我原本準備離開。”
回藝往后退了一步,抬眼凝視著明星。
她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的事情,明星給她分析得明明白白。
這種感覺,既遙遠,又熟悉。
明星在回藝的注視下再接再厲。
“我要是你,我也很生氣。摔門算什么?我保不齊直接從樓上往樓下摔花瓶。”明星略顯夸張地做了一個摔花瓶的動作。
回藝被明星的動作給逗笑了:“要不然,你真摔一個試試,動作還挺好看的。”
“那你得先買一個花瓶送給我。”明星又把回藝給摟在了懷里,“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這兒要是真有花瓶的話,我會拿花瓶舉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