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要做到這一點的確很難。
除了端午的獨立團,中國各部取得的戰果一般。如果一場仗能與鬼子打成三比一的戰損比,是我們的戰損三,鬼子的戰損一,都算是一場勝仗了。
當然了,端午也想高升,統領更多的部隊。但卻仿佛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阻止他一樣。
先說中央軍,中央軍的高層軍官大多都是委員長的嫡系,出自黃埔軍校的居多。
所以委員長即便真的想要在中央軍內提拔端午,也需要想想先把誰拿下去。
但是把誰拿下去了,又會有人說委員長任人唯親。這對于委員長的執政會非常不利。畢竟中央軍的高層軍官,幾乎都是委員長的學生。如果委員長任人唯親,而且將其中一個拿下去的話,那么難免有人兔死狐悲,認為自己這個學生,未必與委員長那么親密,這便會動搖委員長在中央軍中的根基。
這并不劃算,委員長是不會這么做的。更何況,如果他真想提拔端午,也可以重新建一個番號,這樣便可以輕易的解決面前的局面。
但是委員長暫時并沒有這個打算,因為端午與地下黨走的太近了。
而再加上端午太年輕,在中央軍沒有資歷,就只能等到端午與唐久久結婚再說。
但是與唐久久結了婚,端午還能上戰場嗎首先一點,梅林夫人就不會答應。
她難道會想讓自己的侄女守寡嗎
所以端午至今還沒有升遷,也是有原因的。
而至于地方軍,那就更別想了。因為那支地方軍會想讓中央軍插上一腳
雖然那個端午的確是一個打仗的好手,但是各地方軍要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保留自己的實力。
而這也是為什么與日本人打起仗來,總有人往后縮的原因。
不可否認,沒有統一的部隊在作戰過程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的確在所難免。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端午才仿佛渾身是勁,卻無法把它發揮出來的原因。
他不僅要帶兵打鬼子,而且還要權衡內部各個派系之間的關系,緩和他與各個地方軍的矛盾。
例如李忠仁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端午不與李忠仁緩和關系,那么淮南那一戰他就不會打的那么順手。
因為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當時李忠仁袖手旁觀,并且沒有派援兵的話,那么淮南這一戰端午如何來打
不過不可否認,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而這個原因便是唐久久。
李忠仁之所以全力配合,至少有六成都是因為唐久久。否則端午這小子的死活,又關他李忠仁什么事
在李忠仁的眼里,端午的確是一員難以多得的將才,但是他卻不是他的屬下。
這對于李忠仁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為可以試想一下,李忠仁會想,如果下一次要與委員長鬧掰了,那么來打自己的,十有就會是端午這小子。
所以,李忠仁要是希望端午壯大那就奇怪了。
不過大面上,還要過的去,至少李忠仁不會把弄死端午這四個字寫在自己的臉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