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真權衡之后,呂方認為對方乘坐直升機的可能性極低。
直升機跨市飛行,加油是個難題。
而車就簡單多了,在市際公路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有電池自助更換點。
現在的電動汽車全都采用的模塊化電池,沒電了直接到更換點把電池取出來換掉就行,比加油都要迅速。
可以說,自駕游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說輕松點那就是一個幾率問題。
相對來說,自駕出城死亡的幾率也不是那么高,每年因此而死的也就十多萬人。
想想上輩子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就會知道這個數字確實不算高。
西河市的體量太大,足足兩千多萬人的大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也還是挺大的。
雖然大部分都會選擇坐高鐵或者乘飛機,但還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自己開車。
呂方先查了一下這個時間段里所有車輛進出城的數據,結果展示在呂方眼前的數據總量是122萬條。
這個數量比呂方預想的還要多。
相當于每天都有七八萬輛左右的車進出城,打個對折算下來,出城車輛差不多也得有四萬。
隨后呂方排除掉在七月三日前一段時間在西河市已經有通行軌跡的車輛,數量一下子銳減到十七萬。
這說明跨市流動的車輛占每天進城車輛的一成半左右。
每天進城車輛數量大約在五千上下。
放在上一世,哪怕是一小縣城,跨市流動的車輛每天都遠不止這個數。
可在這邊,呂方還得感慨一句“不怕死的人果然很多。”
接下來便是重頭戲了,如何從這些進城車輛中找出可疑的。
這就得依靠數據分析模型了。
如果盧青中途沒有換車,那么這車就肯定是從烏蘭市開出來的。
將篩出來的這幾萬條數據與烏蘭市的數據進行一個比對就行了。
結果很快出來,還真有幾十輛車是烏蘭市開過來的。
可經過簡單的篩查,比如車輛離開烏蘭市的時間等,這些車輛全被排除掉了。
“中途換了車!”
呂方有些頭疼。
換車就很麻煩了,因為你無法確定這家伙到底換了幾次車。
雖然從嚴格的時間、空間維度去思考,還是能找出這輛車,但那卻是真正的大海撈針。
呂方寧愿逐個對著八萬多輛車進行篩查,也不想那樣做。
這種情況下,呂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偵查方向。
辦案嘛,就這樣。
你不能期待每一條路走下去都會有結果,也不能一根筋地鉆一個胡同里不出來。
他之前之所以要查盧青到西河市的方式,只是想通過交通工具撬開他可能隱藏的身份,然后以此弄清楚他跟蹤王芳的目。
只要這條線能夠提供稍稍有力的證據,哪怕只是一些指向性的線索,呂方也敢直接抓人。
但現在這條路明顯行不通了。
“現在直接拿人明顯不是很合適,還是得跟蹤。”
“既然這混蛋……”
呂方念頭才剛從腦子里閃過呢,腦子里突然響起小隼示警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