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已經深入樹林的建虜,此時想全身而退,已經是來不及了。
韓仲趴在雪地里一動不動,看上去就象個雪包,卻緊盯著樹木之間的敵人。
冰冷的溫度,也沒有冷卻他心中殺敵的如火熱情。身為小隊長,他終于有了獨立指揮的機會。
輕輕地扣動板機,弩箭無聲飛出,在錯落的樹木之間準確穿過,狠狠地射中了一個建虜的脖頸。
更多的弩箭從各個隱蔽處飛出,建虜根本沒發現敵人的蹤跡,就已經被無情地射倒。
“有埋伏,快撤”牛錄額真大吃一驚,用盾牌遮護,四下張望著、尋找著,愈發惶急地催促。
沒有喊殺聲,也沒有沖殺過來的敵人,只有冷冷的無聲的弩箭在激射,帶著死亡的氣息,不斷地殺死殺傷著建虜。
都是經驗豐富的精銳,在三四十米的距離,弩箭射得又準又狠。
啊一個建虜的小腿被射穿,無力地跪倒在雪地中,拼力用刀拄著想站起來,又一支弩箭飛來,射中他的面門。
噗瘆人的入肉聲就在耳旁,牛錄額真的盾牌遮擋不了全身,一支弩箭貫穿了他兩腮,還擊碎了他的幾顆牙齒。
慘叫哀嚎、怒罵驚呼,撤退的建虜不斷倒地,受傷不死的也只能多喘幾口氣,逃不掉死亡的命運。
后背也射來了弩箭,誘敵的小隊也返身殺回,對建虜形成了三面夾擊。
“轟”又一顆地雷爆炸開來,建虜的倉惶撤退,倒是使埋設的地雷基本上都起到了作用。
進入樹林追擊的一百多建虜,活著退到路上的,只剩下三十多人,傷亡過半。
而后隊留下來的人馬,只是一個牛錄,在路上看馬的其他建虜猶豫再三,終于還是沒敢再入林作戰。
后隊遭襲遇伏,索爾諾率領的前鋒,境況也不是很好,死傷頗大。
郭大靖選擇的數個阻擊陣地都是經過仔細觀察,假想過實戰進程,而確定的最為有利的地形地勢。
建虜想側翼迂回,不僅寬度很小,且處在不利的地形。阻擊部隊安排得當,便能充分發揮火力優勢,以多打少。
同樣,在大路上的進攻,建虜也發揮不出兵力優勢,只能是硬攻強沖。
索爾諾親眼所見,兩顆大型定向雷的爆炸,就死傷了數十名悍勇的手下。
而在敵人的重火槍集火下,建州勇士的甲胄形同虛設,在血肉飛濺中,非死即傷。
如同火炮的轟鳴,在旅順堡下,索爾諾就見識過重火槍的威力,并產生了些許的心理陰影。
不僅是他,進攻的建虜同樣也心生恐懼。實在是重火槍太過犀利,顛覆了他們以前的印象。
歷史上,在后金的記載中,對于明軍的火器,充滿了篾視。事實上,明軍的火器眾多,可確實沒起到戰而勝之的作用。
什么“兵發槍炮如雨雪,我軍進擊無一死者”,什么“能透二三層鐵甲之槍炮,中我赤身或身著單薄者,竟未致傷,皆乃天神之庇祐也”。
天神庇佑是扯淡,如同念咒吞符般的刀槍不入,也完全不靠譜。可要完全說是宣傳,也不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