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草屯糧,以作長久的打算,至少是五年,可能還要十年八年。因為大災害導致的北方糧荒,不是一省兩省,而是整個長江以北。
甚至于,在大災害最嚴重的時期,連江南也要受到影響。
所以,盡早建立起更多的購糧渠道,屯積足夠的糧食,不僅是東江鎮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招攬流民發展壯大的物資基礎。
“每年數萬石糧食,還是負擔得起的。”郭大靖說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指望朝廷,一旦出現變故,再想辦法,恐怕就晚了。”
林天生抿了下嘴角,說道“兄弟,你對朝廷頗有微詞,我能理解。但還是要謹言慎行,頗多怨忿的話,于你建功立業甚是不利。”
郭大靖拱手致謝,心中卻并在如何在意。他的建功立業,與林天生,甚至大多數人所想的完全不同。
朝廷,皇帝,不僅不會成為郭大靖建功立業的助力,反倒會成為障礙,是早晚要甩掉,或者是強力改造的存在。
平遼滅虜只能靠自己,靠東江鎮,郭大靖已經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中確定了這一點。
忙于剿撫國內的民亂,又在遼西養出守城之犬,視東江鎮軍民如草芥,這樣的朝廷和皇帝,怎么能夠指望
此時,外面親兵來報,毛文龍召開軍議,請郭大靖前往參加。
郭大靖把林天生稍作安置,便趕往毛文龍的指揮部。一路上還在猜想,不知道是什么急事。
來到議事廳,郭大靖和幾位將領互相施禮寒喧。人不算多,但鎮守金州的兩名主將郭大靖和李維鸞都在,還有皮島本部的孔有德等將。
“成親的事情都準備好啦”李維鸞笑著調侃道“別的倒還次要,酒要備足。大捷加大喜,我等可都要一醉方休的。”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酒肯定管夠,不僅有山東的秋露白,還有南方的松江三白。”
從山東采購商貨,酒類便是其中之一,秋露白是檔次較高的,數量更多的則是其它的便宜不知名的酒;松江三白則是林天生隨船運來,不多,作為特產嘗個新鮮。
“有沒有更烈的酒,那才對俺的胃口。”孔有德咧開大嘴笑道“秋露白名頭響,卻是不夠烈。”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倒是有瑯琊臺的酒,聽說很夠勁兒。”
白酒釀制到了明朝才有了成熟的蒸餾技術,白酒濃度從以前的310度提高到了6075度。其中山東的高度酒,瑯琊臺能夠上榜。
至于后世高度酒最出名的二鍋頭,當時還沒有釀造出來,或者是不叫這個名字。
而流傳最廣的燒刀子,主要流行于古遼東地區,并逐漸演變出二鍋頭及燒鍋酒等不同北方酒類派系。
東江鎮連吃飯都成問題,更沒有閑糧來釀酒了。但酒還是有,就算不發行軍票,內部也有買賣,也有日用商貨流通的。
郭大靖也想釀酒,但為了節省糧食,只能是先用野果,等到秋后,再看收成情況,計劃著用土豆來釀造。
“要喝烈酒,沒準能喝到京師運來的。”隨著聲音,毛文龍和陳繼盛走進了議事廳,眾將趕緊起身施禮拜見。
毛文龍笑著點頭,坐到主位,掃視了一圈,用下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坐下。
陳繼盛干咳了一聲,作為主持人,先通報了最新的消息。
“朝廷派來監軍太監在金州坐鎮,名為方正化。”陳繼盛看著眾人有些不以為意的表情,接著補充道“乃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眾人都愣怔了一下,臉上的神情也變了,或驚訝,或迷惑,或是皺眉冥思。
司禮監秉筆太監,是明代宦官制度中位尊權重、僅次于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一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