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輕輕點頭,說道“這倒是不錯的,手中有糧,心里不慌。朝廷那邊的糧餉,也確實影響不大了。就算以后恢復,官上也未必會發通告。”
趙青山頗有深意地看了郭大靖一眼,在廣鹿島的時候,朝廷就斷過糧餉,也是郭大靖的籌措,使得軍民們穩定下來,渡過了難關。
既然是做朝廷的官,可對朝廷并無好感,趙青山是知道郭大靖屢出妄言的。雖然是事實,但他覺得并不是很合適。
但沒容他勸說,郭大靖已經繼續說起工作的安排。
生產制造火槍、火炮、火箭,還有相關的彈藥,兵工作坊經過細分,門類已經比較齊全。
可事有輕重緩急,郭大靖按照需求,重新規劃了人手數量和進度。火槍、迫擊炮、佛朗機炮、相關彈藥,是接下來要著重生產制造的。
火槍占三分之一的人手,迫擊炮和佛朗機占四分之一,彈藥占三分之一,剩下的人手從事其它的相關工作。火箭則暫時停工,畢竟不是那么迫切地要使用。
這樣的規劃,也是根據目前的生產速度,以及已裝備部隊和庫存的數量來確定的。
“今年冬天還會打仗嘛”趙青山不是很確定,等郭大靖交代完畢,便試探著問道。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并沒有作確定的答復,而是透露了目前掌握的情報,“建虜打造了大量的楯車、云梯等器械,應該是沖著攻打金州準備的。”
趙青山了然,點了點頭,建議道“工坊可以三班倒,加緊生產制造,應該能更快些。”
郭大靖說道“就目前的裝備和庫存,已經足夠打一場大戰了。搞得過于緊張,反倒容易人心惶惶。”
趙青山想了想,覺得也是。要是知道建虜會來攻打,軍民們就會提心吊膽地等著,倒不如松快一天是一天。
“有些工作可以包出去,或是再招些零工,就象在廣鹿島時那樣。秋收之后,很多老百姓都有了空閑。”郭大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加快生產速度。
工坊也是有相對固定的資金投入的,超出的不多的話,郭大靖能夠從官上,也就是陳繼盛那里申請拔付。
因為工坊的工匠享受的是和士兵一樣的待遇,那可是鐵飯碗,正式工。而外包和零工,則要更省一些,也更靈活。
郭大靖又細致地交代了一番,讓趙青山多提拔有才干的工匠,也允許他根據實際的生產情況,進行人手物資的調整,才起身離去。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隨著火槍火炮不斷地裝備部隊,需要的彈藥就不是小數目。
這也是熱兵器戰爭的特點,彈藥的消耗比較大,那可都是需要銀子買材料雇人工來生產的,戰爭成本因此也遠高于冷兵器作戰。
但郭大靖的思維與當時的人們最大的不同,便是珍視生命。
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死了就再難復生。如果能用銀子打敗建虜,或者使軍隊少死傷,只要有能力,他會毫不猶豫。
這與崇禎皇帝,與朝堂官員,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那些大佬眼中,士兵和百姓的命如草芥,死多少也不過是紙上的數字,或許會震驚,也可能有那么點傷感,但很快就會忘記,照樣盯著銀子。
特別是崇禎,眼睛里面只有錢,該省的不省,不該省的瞎省,分不清個孰輕孰重。
缺錢是不假,但他的路子走錯了。
在窮苦百姓頭上加賦增稅,克扣浴血奮戰的士兵的餉糧,就能看出,高高在上的皇帝,根本沒把這些底層的子民當人看。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