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崇禎皇帝是否恢復東江鎮的糧餉,不再扣除所謂的虛冒,還要再等等。畢竟,再一次大捷,能否改變皇帝的心思,誰也說不好。
但有一點,東江鎮在毛文龍的控制之下,取得的戰功越大,對袁崇煥卻越是不利。
東江鎮拿多少糧餉,遼鎮拿多少,花了錢總要見到效果吧,皇帝的急利近利,袁崇煥應該是心里清楚。
袁崇煥搖了搖頭,說道“不必等朝廷的反應,除了犒賞,還有一千匹馬要送去,是毛文龍花錢買的。”
毛文龍的戒心重,袁崇煥就不得不頻繁示好,降低他的警惕。
“還有,你要爭取見見那個郭大靖。”袁崇煥交代道“也不必說得太多,觀察一下他的脾氣稟性,看看他對朝廷的態度。”
東江鎮的崛起,與郭大靖似乎關系很大,這是袁崇煥逐漸發現的一個問題。至少,郭大靖已經儼然成為東江鎮的三號人物,得到毛文龍的信重。
如果殺掉毛文龍能夠掌控東江軍,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可達不到目的,袁崇煥就要再權衡利弊。
“卑職明白。”徐敷奏躬身領命,退了出去。
袁崇煥輕撫著額頭,感到很是棘手。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的發展,對他有些不利。
當初在平臺召對后,兵科給事中許譽卿趁皇上暫退便殿稍憩之機,當面向袁崇煥請教“五年復遼”的方略。袁崇煥當時隨口說出“聊慰上意”
而就在前些日子,許譽卿上疏皇上,要求以法治邊臣,在袁崇煥看來,顯然是有所指的。
許譽卿援引遼東戰場上楊鎬、熊廷弼、王化貞喪師的先例,指出近來用人過濫,封疆大吏久已不知法律。
他請皇上重申法律,明示邊臣,今后如敵軍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入保,殺傷人口隱匿不如實上報,在外的巡按御史可據實揭發,在內的科臣可參駁彈劾,按律逮治。
袁崇煥能不知道自己在君前“浪對”即便許譽卿沒有指向他,也總有些心虛的感覺。
斬帥奪軍,袁崇煥越來越堅定自己的計劃。
如果東江鎮在自己的切實掌握之下,不管是南關大捷,還是鎮江堡大勝,都可以說成是自己指揮,報捷文書也應該是他來寫,并急送朝廷。
可現在,這些功勞全是毛文龍的,他一點光也沾不上,還被缺糧少餉的東江鎮頻頻打臉。
皇帝對于錢財的態度,袁崇煥很清楚。如果能有不花錢,或是少花錢,就能辦成的事,他肯定選不花錢的。
所以,如果皇帝突然把平遼的希望轉到東江鎮,袁崇煥也不奇怪。原因很簡單,省錢。
要抓緊時間啦,袁崇煥起身走出屋子,在檐下背著手,思索著如何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京城,皇宮。
毛文龍報捷的文書先發朝廷,卻壓了兩三天,才報送薊遼督師衙門。
這是郭大靖的建議,不是全甩開薊遼督師,但也不讓薊遼督師有改動,或是提前向朝廷報捷的可能。
說白了,戰功是東江鎮的,跟薊遼督師衙門沒有關系,甭想著沾光。
“朕又要去太廟告祭啦”崇禎皇帝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顯得十分喜悅和振奮。
王承恩陪著笑臉,躬身道“皇爺英明神武,將士用命,奮勇作戰,連獲大捷,皆是前所未有。”
沒錯,不管是萬歷、泰昌,還是天啟,三任皇帝在位時,對建虜的勝利也沒有崇禎登基之后多,獲得的戰果也是創紀錄的。
崇禎還很年輕,雖然想盡力矜持,保持皇帝的威嚴,但笑意卻掩飾不住。
“從倚堅防御,到主動出擊,東江鎮是越打越強,朕心甚慰。”崇禎拍著桌案上的報捷文書,朗聲說道“朕賞罰分明,對有功將士不吝封賞。毛文龍加兩級功,其余將領加一級”
70,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