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朝鮮軍隊能否參加大決戰,對郭大靖的既定計劃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多一分力量,總會多一分勝算。
就算現在,不管朝鮮王室態度如何,林慶業和崔孝一都決定派出萬余朝鮮軍隊,進入遼東,與東江軍并肩作戰。
這不僅意味著軍屯田地數量的大幅增加,對建虜的軍事壓力,也會更大,能夠牢牢牽制住建虜,并展開對建虜后路的抄襲行動。
朝鮮王室沒責罰,已經是對林慶業、崔孝一所率軍隊的默許和贊賞。郭大靖淡淡地笑道憑他們的膽量,公開獎賞,肯定會擔心觸怒建虜。
毛文龍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有則更好,沒有也影響不大。遼鎮順利合并,再招募人馬,決戰所需的兵力,也應該是夠了。
轉頭看著郭大靖,毛文龍鄭重地說道本帥還是那句話,準備要充分,不可操切。決戰一開,就至少要有七八成的把握。
郭大靖躬身稱是,說道大帥放心。末將不僅要平遼,更要滅虜。時機不成熟,不會貿然發動。
毛文龍露出贊賞的微笑,點了點頭,目光又轉向遠方的大海,慢悠悠地問道平遼之后,你打算住在哪里
郭大靖呵呵笑了兩聲,說道要論喜歡,末將還想住大連,可也知道這不太現實。
大連確實很好。毛文龍微微頜首,說道當個休假放松之地,沒問題。但從大局考慮,本帥以為還是在沈陽最佳。
作為遼東的中心,沈陽確實合適。但從北面要防范的蒙古諸部來說,縱深有些不夠,除非把防線向北大幅推進。
當然,從天子守國門的角度來說,郭大靖認為沈陽是最佳的選擇,盡管他還不是天子。
郭大靖沉吟著說道末將也是這樣以為。但這也可能是暫時的,隨著向北開疆拓土,還會有所變化。
奴兒干都司,確實是好大的一片疆土。毛文龍呵呵笑著,贊道只要有足夠的人口,開疆拓土之功,確實應該拿下。
停頓了一下,毛文龍又補充道放眼大明,也只有咱們東江軍有這個實力。若是無事可做,朝廷怕是又要生事。
那是肯定的。不管是皇帝,還是朝堂上的文官,對于武人的防范,是根深蒂固的心理。
但郭大靖也不象毛文龍所想的那樣,向北拓地是為了應付朝廷。那是華夏的百年大計,能在迎擊北方的惡鄰時,有雄厚的基礎。
對于國內的平亂,郭大靖暫時是不想參與的。沒錢沒糧,全靠鎮壓嗎人都殺光了,也省了朝廷的錢糧
同樣的,深入內地作戰的東江軍,也將面臨無錢無糧的窘境。說不好,便會陰溝翻船,被農民軍所擊敗。
當然,遼東平定,建虜被滅,也給朝廷平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郭大靖的推演中,農民起義軍很可能會被撲滅。
不管是哪種結果,郭大靖都打算繼續扎根遼東。西擊虎墩兔,收服蒙古諸部進軍并開發奴兒干都司之地。
到現在,遼東之地只是后世遼寧省的地盤,那哪行連長春、哈爾濱等等的地名都沒有,更不成啊
寒冷的海風吹在臉上,祖大壽瞇起了眼睛,伸手緊了緊身披的大氅。已經沒有了回頭的余地,他倒是覺得輕松起來。
哪怕并入東江鎮,他會受到壓制或歧視,不會掌握什么實權。但他保全了祖氏家族,也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宣德五年,寧遠城剛筑起,原籍南直隸滁州的軍官祖慶率全家老小遷居至此。從世襲明朝寧遠衛軍職開始,不斷晉升,成為寧遠望族。
祖大壽之父祖承訓,隨寧遠伯李成梁東征西討
,因抵御蒙古人有功,最高升到遼東副總兵。
祖大壽襲父職,從寧遠衛指揮僉事做起,先后為寧遠中右所沙后所游擊、靖東營游擊、中軍游擊等官職。
崇禎元年,歷經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戰的祖大壽升為遼東前鋒總兵,掛征遼前鋒將軍印,駐守錦州。
隨著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