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連連點頭,說道“我肯定不會荒廢讀書的,等考過小學文憑,再看官府招不招人吧”
“我估摸著肯定要招人的。”陳興山說道“你想啊,等平定遼東,那是多大的地盤,總要更多的人管理吧”
老二深以為然,也為自己能讀了兩年私塾而感到慶幸和自豪。再說,在家務農也是穩定的持家之道。
老母親看著兩個兒子,忍不住偷偷轉頭,抹了下眼睛。可惜老頭子在戰亂中過世,看不到家里的好光景了。
遠處五六里外就是鎮江堡,雖然不算高大雄偉,卻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村落很整齊,也很干凈,可卻少有人走動。村外的田地里,男女老少都在忙碌地播種。
韓山童在挖著坑,淑珍在撒種,兩人配合默契,沿著壟溝一直向前。撒下的是希望的種子,流下的是喜悅的汗水。
特戰營已經確定會在遼東繼續作戰,直到平遼。為了慰籍將士們的思念,他們的家卷可以自愿申請,前來遼東定居。
而在原來的遼南根據地,因為人口和耕牛的增多,原有的土地已經不夠耕種,正好進行新一輪的疏民拓地。
鎮江堡周邊的十數個村鎮,在月前便很快住滿了軍人卷屬。他們也得到了軍隊的特別照顧,房屋更好,土地也都犁完,省卻了他們的大半力氣。
小丫頭在地頭歡快地笑著,拿了根木棍正在捅田鼠洞。銀鈴般的笑聲也感染了淑珍和韓山童,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俺爹快回來了吧”韓山童直起腰,扶著鐵鍬,休息一下,也想聽到最令人高興的消息。
淑珍呵呵笑著,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擦額頭沁出的汗珠,看了看天上溫暖的太陽,說道“探親假是分批的,書信中說他爭取早些回家探親。”
韓山童點了點頭,算得很快,有些無奈地說道“那就是沒有個準兒啦”
“也許就是十天半個月。”淑珍安慰著說道“現在他們忙著軍屯,估計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韓山童聳了聳肩膀,象是抱怨般地說道“家里的活兒都干完了,他才回來。”
淑珍知道這是氣話,其實心里是想得很,便笑而不語。
由于遼東作戰,也因為離得太遠,韓仲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著家了。過年的時候,韓山童就很失落,過得不開心。
幾年的時間,韓山童已經長成了壯實的少年,家里的重活累活,能夠承擔大半。
而他的理想也似乎在越來越接近,再過兩年就能從軍入伍,象父親那樣殺敵立功,甚至是成為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韓山童又揮起了鐵鍬,邊干邊說道“娘,咱家攢的錢夠買頭牛了吧”
淑珍聽到這孩子的稱呼就心里熱乎乎的,趕忙說道“夠了。只是覺得還用不上,養牛也挺費事兒的。”
“那咱買匹馬唄”韓山童咧嘴笑道“再弄輛車,上哪去坐著也方便。就象這回搬家,又有些家什都沒帶。”
淑珍猶豫著沒有馬上答應,好半晌才緩緩說道“要不,等你爹回來再決定”
韓山童嘿嘿一笑,說道“只要你開了口,買了就買了,俺爹才不會說什么呢”
淑珍有些赧然地抿起嘴角,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我聽說馬匹可是很金貴,軍隊上急需呢”
韓山童是想學騎術,可老爹要是回來,估計是不會同意的。他很清楚老爹的心思,可不想再讓他當兵,在戰場上拼命。
當然,如果沒有合適的馬匹,買頭耕牛也挺好。家里有了耕牛當勞力,他是不是就能去從軍了
“打你,打死你。”小丫頭突然掄起棍子,追打著一只竄出洞的田鼠,膽子倒是不小。
韓山童玩心大起,掄著鐵鍬追了上去,我拍,我拍,拍死你個偷吃莊稼的壞田鼠。
淑珍直起腰,滿臉笑意地看著大男孩、小閨女在大呼小叫地追著田鼠,不時傳來清脆的笑聲,心里充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