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枝火箭噼頭蓋臉地砸在建虜踞守的小高地,爆炸的煙塵遮擋了宏科的視線,可他還是看到上千敵人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
全是槍騎兵,戰馬有專門的“馬樁”看管,他們手持輕重火槍,以百人的小戰陣,錯落有序地開始了進攻。
戰陣之間有不小的距離,但建虜想從其中沖出,只能遭到兩面的火力打擊。而這樣的距離,卻使戰陣有了彈性和緩沖。
“敵人已經不想浪費真正騎兵的力量。”宏科看著外圍嚴陣以待的敵人騎兵,暗自嘆息,絕望的情緒占據了心頭。
他已經看出了敵人騎兵的分別,配備火槍的不能縱馬沖殺,能縱橫砍殺的才是最有戰斗力的精銳。
敵人的混合編制相當有效,遠的有火箭,中程有火槍,騎兵廝殺又有手弩、馬刀。
關鍵還是兵力上的優勢,使得敵人能夠更加靈活自如地使用多種戰術。比如步騎炮的協同作戰,充分發揮出火力優勢,使建虜落于下風。
逃跑已經是不可能了,敵人的大隊已經追擊而去,難道要宏科率領這幾百建虜殺出包圍,跟在敵人大隊的后面找死嗎
“沖過去,與敵廝殺,讓敵人知道建州勇士的武勇無畏。”宏科緩緩抬起彎刀,向前一指,聲音激昂康慨,卻難掩悲涼。
“殺,殺光敵人。”
“只有戰死的滿人,沒有屈膝求饒的懦夫。”
殘存的建虜也知道死到臨頭,反倒爆發出拼命的勁頭兒,紛紛喊叫著,還揮舞手中兵器,加強著氣勢。
宏科再不廢話,一聲吼叫“殺”,縱馬向著逐漸逼近的敵人沖殺而去。
幾百騎建虜冒著又一波轟射而來的火箭,發出狼嚎般的叫聲,緊隨其后。
火槍聲如爆豆般響了起來,三個小戰陣噴吐著火焰和白煙,形成正面、兩翼的三面火力,向著亡命沖鋒的建虜射出密集的彈雨。
其他的戰陣中的槍騎兵,則在軍官的指揮下,加速向前包抄,已經不必保持陣形,火槍兵散布開來,形成了更寬廣的射擊面。
外圍的飛騎在迅速靠攏過來,準備加入戰團,使建虜再無逃生之機。
宏科的視線中,是火槍射擊的亮點,以及升騰而起的白煙。身旁人喊馬嘶,不斷有騎兵或戰馬被擊中倒下。
一輪接一輪的火槍攢射,仿佛沒有停頓,宏科的好運也耗盡了。
剛剛還視死如歸,還幻想著能夠手刃數敵,在浴血廝殺中英勇戰死的奴酋,被一顆廉價的鉛彈擊中,帶著爛西瓜般的狗頭,栽到了馬下。
而他離敵人,只剩下了二十多米的距離,差不多一兩秒鐘的時間,也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
敵我兩軍終于撞到了一起,在數輪火槍的射擊下,沖殺而來的建虜已經是強弩之末。
雖然也擊潰了一個槍騎戰陣,便在四面射來的鉛彈下,人數越來越少,很快便會被全部消滅。
“開炮轟城”遼陽城下,郭大靖看了看天色,澹澹地下達了命令。
兩大飛騎團全部出擊,勐攻建虜留下策應城防的精騎。以多打少,郭大靖并不太擔心勝敗。
而決定性的作戰,應該是橫斷太子河,徹底切斷遼陽守敵的退路。甚至于,能將建虜的機動兵團也一起留下。
盡管他手中還有五千騎兵可用,防范遼陽守敵出城接應機動兵團。但如果能夠死死地牽制住,倒也省事。
建虜的主動撤退,使得城南的地面陣地大部被占領。
盡管有護城河,有城上的老舊火炮,火炮的布放還要離城墻有一里多地,但已經不影響迫擊炮打進城內,或是轟炸城墻。
上百門迫擊炮已經布放完畢,仰角調整好,就等著一聲令下,便發出怒吼,向著遼陽這座古城射出密集的炮彈。
也只有威勢十足,才能牽制住遼陽守敵,使其心驚膽戰,不敢輕易出城。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