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皇太極稱帝的,除了大明皇帝,應該還有與皇太極南面而坐的三大貝勒。
現在多好,雖然權力比汗王要小,但還有話語權,相當于一字并肩王。就算你是汗王,想搞死搞掉我,也不是那么容易。
可要當了皇帝,那就不一樣了。金口玉言,唯我獨尊,生殺予奪,有天大的權力,誰還有安全感?
權力令人癡迷,令人瘋狂,沒有的要爭,有的要死握在手,這就是人性,難以改變。
這樣的話,如果攻打虎墩兔時有三大貝勒參加,估計不會下死手,以此來破壞皇太極的計劃。
如果三大貝勒都不參加此役,也有說法,那就是皇太極故意的,怕他們放水不出力。
你看,多完美。不管皇太極怎么布置,有沒有這個心思,都給他添了堵,破壞了建虜高層的團結。
陳繼盛和毛文龍商議探討了一番,把這個情報又完善了,才心情愉悅地離去。
………………..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在后世尚且如此,何況在古代,皇太極算是被郭大靖盯上了,坑起來沒完沒了。
小樣兒,就是起不到大作用,給你添點堵,老子也高興。
此時,郭大靖已經把造謠大計暫時放下,正在土營進行指導,并檢驗了土營的訓練成果。
坑道爆破,俗稱“坐土飛機”,真正興起并大放光彩,是太平天國時期。固若金湯的武昌、南京,都在一聲聲巨響中土崩瓦解。
自古以來,高大堅固的城墻,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守軍,足以讓任何兇悍的軍隊望而生畏。
攻城一方如果沒有尸山血海的準備和承受力,輕易不敢貿然攻城。所以孫武早就說過“上兵伐謀、其下攻城”的至理名言。
從歷史資料上看,最早用火藥炸城墻的是李自成,在第二次攻打開封時曾經試圖通過“挖墻腳、埋炸藥”的方式轟塌城墻。
但這一創新的攻城方法失敗了,大概是因為密封不嚴,城墻在闖軍所放的大煙花中沒有受到大的損壞。
這也很正常,玩火藥可是個技術活兒,沒學過化學,不是專業人士,瞎搗鼓肯定是不成的。
太平軍的坑道爆破也不是開始就那么厲害,但他們有一支相對專業的工兵部隊——土營。
沒錯,歷史上清朝的太平軍,很沒有道德地剽竊了明朝郭大將軍所屬部隊的名字。
郭大靖所組建的土營,皆由礦工組成,挖掘坑道是專業;而郭大靖在爆破上是無出其右,強強聯合,注定了土營將在日后的攻城拔寨中大放異彩。
攻城重器紅夷大炮,雖然肯定是要買,或者自己制造。但花費之巨,令郭大靖深感吃不消。
轟!并不算猛烈的爆炸聲響起,一段土墻被煙塵籠罩,但郭大靖已經看到土墻被從地下拱起的力量給掀翻倒塌了。
土營軍官耿名戰那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實的笑容,又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