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影這種身手,僅僅是一個捕快么?”
“這你就不懂了,長安城臥虎藏龍,有可能人家就甘于平淡呢。”
相較于外頭看熱鬧的人所看見的,
此時正在對決之中的青鳥,在調侃完黑影這一句后,目光深處,已經流露出了一抹深思。
飛刀,
繩索,
呵呵,
有趣了。
……
有了繩索的幫助,狄仁杰以更為迅猛的速度開始向上,且在轉瞬間就追平了青鳥的高度。
畢竟,狄仁杰不需要像青鳥那般一段一段地抽絲帶,且到底是女兒家,抽絲帶時,還是有些謹慎和小心的。
見狄仁杰追了上來,勢頭即將超過自己,青鳥身形一個搖擺,繞到了另一面,長弓掛肩,一只手捆綁著絲帶另一只手持箭,對著狄仁杰就直接刺去。
按照默認規則,人的身體被箭頭射中了就會被判定失敗,射出去的還是拿在手中戳上去的,效果是一樣的。
狄仁杰則沒有選擇在此時進行纏斗,而是身形一側,一只腳踹開了青鳥刺過來的箭矢,另一只腳更是直接跺在了青鳥的手背上,借著這股子力道繼續向上。
青鳥見自己的攻勢被狄仁杰躲過去了,一不做二不休,扯開絲帶,身形騰空,而后將絲帶向上一甩,剎那間就捆住了狄仁杰的腳踝。
她在下落,但卻開始連帶著下拉狄仁杰。
狄仁杰腰部發力,身體彎曲,想要用飛刀將絲帶割斷,青鳥趁此機會拉拽絲帶,借力上去,拉近了距離。
只是狄仁杰先前只是一個假動作,當青鳥上來時,飛刀對著她直接甩出。
青鳥身形一個飛轉,飛刀被其用嘴巴咬住,待得再度拉近距離后,手持箭矢對著狄仁杰的后背再度刺去。
狄仁杰不得不松開握著繩索的手,雙方開始一起降落。
降落過程中,雙方還在不停的交手。
六藝館的安排確實成功了,這場對決的精彩,早就超出了“射”榜的范疇。
大廳內的賓客們見到這一幕后,紛紛屏住呼吸,這種對決,簡直是神乎其技。
競技場內,
狄仁杰和青鳥在交手中快速墜落,在即將落地時,雙方都很默契地互相出腳踹中對方,身形各自彈開,也借著這股子力道抵消掉了下降的勢頭;
甚至連二人落地時的姿勢也是一樣,都是身形匍匐,單手撐地,于地面上滑出了一段距離。
且幾乎在穩定身形后,
一個張弓搭箭,一個甩出飛刀,箭矢與飛刀在空中相撞各自彈開,發出鏗鏘之音。
雙方都沒有再度對高塔攀登進行爭奪,而是開始了互射。
青鳥的箭矢不用瞄準,而狄仁杰的飛刀則像是長了眼睛,不僅如此,雙方須臾之間閃轉騰挪的躲避也是讓人目不暇接,六藝館大廳里的賓客們早就忘記了自己先前的賭注,完全沉浸在這種對決之中,只來得及不停深吸涼氣。
一直到現在,其實雙方的交鋒還處于平手僵持階段,但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整個節奏翻轉。
率先打破平衡的,是狄仁杰。
他再度向高塔飛奔而去,青鳥見狀,也跟著一起。
但當青鳥再度打算扯出絲帶時,卻看見狄仁杰身形一躍,腳尖點在了高塔外壁的位置,卻又真的借到了力向上彈起。
青鳥定睛一看,發現是狄仁杰在先前與自己的對射之中,飛刀所中的位置,早早地就在高塔外壁上“掛”出了一個個凸出的“把手”位置。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意味著狄仁杰在先前和自己對射時,連飛刀被彈開后所嵌入的位置也都算計好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推演計算能力?
此時此刻,再用絲帶追上去也來不及了,借用狄仁杰留在高塔壁面上的匕首把依葫蘆畫瓢上去也是來不及的,因為只有狄仁杰心里才清楚下一個借力的位置安排在了哪里。
青鳥只得張弓搭箭,對著正在不斷攀爬的狄仁杰射出一根根箭矢,狄仁杰則開始矯健地規避。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