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摩托車,贏祁向著南面飛馳而去。
時間不長,他就走上了盤山道。
在盤山道之上行駛一陣,贏祁又是拐上一條小路。
在小路上顛簸二十多分鐘,一座面積不小,卻已經有些殘破的道觀,出現在小路盡頭。
“千尋道觀。”
打開道觀院門,贏祁回身推著摩托車走了進去。
道觀院子里,倒是收拾的十分干凈。
放好摩托車,贏祁先去廚房里面煮了一點粥,然后提著一些紙錢,來到道觀后方。
千尋道觀就是一進院子,后方是“神主殿”,神主殿再往后靠近院墻不遠,一棵槐樹下面,就是師父的墳墓。
這一切,都是按照師父生前的交代安排的。
轉過神主殿,來到師父墳前,贏祁將紙錢點燃,然后在墳前跪下磕了三個頭。
直起身軀,贏祁忍不住又是眼圈一紅。
師父一走,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任何親人了。
……
記得八歲那年,還在昌戈郡燈紅街撿瓶子的贏祁,第一次遇到了師父。
那時候,贏祁揚起臟兮兮的小臉,有些疑惑的看向這個面容和藹,笑呵呵的擋住他去路的高大老者。
老者也只說了一句話,“跟我走,上山去,保你衣食無憂,嬌妻美眷!”
從那以后,贏祁就稀里糊涂的跟著師父,來到了虎嶺,來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的千尋道觀,成了一個道不道,俗不俗的小道士。
之所以說是道不道。
因為師父從來沒有讓他做過道士的早、中、晚課,像道士的道典、打坐、開壇、祈福等等,更是從來沒有教過。
之所以說是俗不俗。
是因為師父要求他在道觀的時候,要身著道袍,每日早中晚,都要給道觀供奉的“神主”,以及“九大神衛”上香。
而師父口中的“衣食無憂”,則是來到千尋道觀不久,師父就開始教他在道觀外面開荒種地。
用時半年多,共計開墾了三畝荒地。
之后師父大概教了他點種地的方法,給他丟下幾小袋種子之后,也就撒手不管,外出云游去了。
第一年,贏祁開墾的三畝荒地,差點顆粒無收。
等年底師父從外云游歸來的時候,贏祁已經餓得像一只猴子,完全靠著道觀周邊的野果野菜山泉水,方才勉強活了下來。
師父也沒有說什么,只是笑呵呵的又給他取出了幾小袋種子,然后在道觀住了一個月,就再次外出云游去了。
第二年,贏祁開墾的三畝荒地,終于有了些收成。他刻意在道觀周邊保護起來的野果,撒下的野菜菜籽,也讓他有了不少額外的糧食。
所以這一年,他終于不再挨餓,混了個溫飽。
第三年,已經十一歲的贏祁,依靠開墾的三畝地,不單能夠解決溫飽,還有了一些余糧。
也就是這個時候,師父每年外出云游的時間也開始減少,留在道觀的時間增多。
當然,留在道觀里的時間,師父的飲食自然也需要贏祁來供應。
這種情況,和當初贏祁心中所以為的“保你衣食無憂”,顯然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這還不如他在燈紅街撿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