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身影已然從遠處飄落,如輕羽般落在棗木棍之上,只見那人身形高大,穿著破舊僧衣,胸前掛著一串佛珠,手中還提著一個朱紅葫蘆,傳來清冽的酒香。
赫然也是個出家的僧人。
看到對方的模樣。
王重陽更加確認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阿彌陀佛……”
中年和尚飄身落地,單手立掌,道:“貧僧久仰重陽真人大名,卻始終無緣得見,無意間得知真人枉顧,這才夜入法王寺,留下信柬請真人前來一會,若有得罪之處,還望大覺禪師海涵!”
說罷,對秦五君又是一禮。
大覺。
秦五君拜入法王寺之后的法號。
“不敢當!”
秦五君冷聲道:“大師神功卓絕,貧僧豈敢擔得海涵二字,只是大覺心中仰慕大師神技高絕,今日有緣得見,還請大師不吝賜教。”
話音甫落,秦五君手中巨鐵刀一橫,一招“云斷青天”攔腰掃出,刀勢狂嘯如虎,平地卷起一陣狂風。
“五虎斷門刀?”
中年和尚眼睛微亮,右手輕揮,棗木棍破空落入手中,只見和尚手腕輕抖,棍子也隨之微微抖了一下,舞出了十幾朵虛幻的棍花,只一瞬間,就蕩開巨鐵刀,落在了秦五君的手腕上。
但和尚也無意與秦五君結仇。
棍梢僅是一點即收。
秦五君只覺手腕處微酸發麻,內力已然如流水散去,當下就明白,對方的武功遠超過自己,手下也留了情面。
而且這和尚破解自己刀法的路數,與王重陽破自己刀法的時候一般無二,都是以巧破猛,攻他中樞破綻所在。
“敢問大師法號?”
王重陽走上前,攔在秦五君與和尚之間。
他也看出來了,這和尚武功高絕,不論內力還是招法皆為當世罕見的高手,絲毫不弱于自己。
只是心中有些疑惑,自己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等高手?
否則華山論劍當不至于落下他,莫非是少林派隱遁不出的高僧?
但仔細一想,對方要真是少林派的傳人,自己發函邀請少林參加華山論劍時,他沒有理由那時不去,反倒現在來找自己。
和尚朗笑一聲,道:“在下只是個山野僧人,哪有什么名姓,重陽真人若是不棄,就以無名來稱呼貧僧吧。”
“那不知大師要貧道來此地有何貴干?難道就是單純的以武會友?”
王重陽也不愿再打機鋒,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還是說……大師也有意貧道手中的九陰真經?”
“哈哈,當著真人不說假話。”
和尚大笑道:“貧僧要說對《九陰真經》沒有想法,恐怕重陽真人也是不信,不過有一點貧僧可以保證,那就是貧僧絕無奪經的念頭。”
“貧僧這一生別無所好,唯獨貪迷這杯中之物,還有諸般奇妙武學,聽聞《九陰真經》中記載的武學奇幻奧秘,神妙之極,卻無機會親眼目睹,所以才邀重陽真人前來此地,目的便是想要借經一觀。”
和尚言語懇切。
“大師既知此經奧妙,應知曉此經得來不易,貧道在華山之巔,與當世四位高手論劍七晝夜,方僥幸得到此經。”
王重陽輕笑幾聲,接著道:“為避免再起爭端,貧道本打算將其摧而焚之,奈何卻心有不忍,如今大師只言片語,就想借去經書,未免有些太過了。”
聽罷此言,和尚也笑了幾聲,手中的棗木棍挽了幾個棍花,眸中閃過一抹精光:
“華山論劍分出了天下五絕,中神通位居五絕之首,貧僧不才,也通些粗淺武功,也想領教一下全真神技,不知重陽真人肯否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