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寧,說起來,你也是東山省人,和劉小夏算是半個老鄉。”邱正建氣喘吁吁的說道。
“我老家,離齊州不到一百公里,距離劉小夏的老家更近。說話口音都是一個樣的。”林寧年輕,但也有些氣喘,“每天在高山峽谷穿梭,感覺希望好渺茫。”
“圣蓮灼日,多少是有些蛛絲馬跡的。我猜測,像蓮花的山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關鍵是昆侖山里人煙稀少。我們老家,倒是有一座蓮花山,可惜不在昆侖山里。喝水嗎?”林寧問道。
一道亮光,瞬間劃過邱正建的腦海,他猛的看向林寧,目光炯炯的問道:“你老家的蓮花山,距離泰岳山多遠?”
“大約六七十公里吧?邱處,你想到了什么?”
“泰岳,鼎鼎大名。林寧,你別忘了,泰岳離齊州很近,劉小夏又是齊州人。79165步,如果步距是八十公分,距離正好是六十多公里。圣蓮灼日,我們陷入了思維誤區,圣蓮灼日,未必是在昆侖山,快,衛星電話給我!”
林寧也激動了起來,“邱處,我認為你考慮的很對,劉小夏是齊州人。或許真有可能和泰岳山有關系。蓮花山佛教興盛,或許圣蓮,說的便是它。”
邱正建的匯報,引起了沈建東的高度重視。旋即,組織大批人手趕往蓮花山。
蓮花山,因九峰環抱,類似蓮花而得名。是北方最大的觀音道場。自晉唐以來,佛教興盛。山內有秀水九條,潭瀑過百,雨季,恢宏壯觀。旱季,潺潺靈動。
智囊團經過審議之后,越想越認為蓮花山有可能是圣蓮,核心原因有兩個,一,劉小夏是齊州人,其高三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然逃不出高層的法眼。二、蓮花山距離泰岳山只有五六十公里,與步數區別不大。
“假設蓮花山是圣蓮,只剩下一個問題,灼日!我們需要破解灼日。”沈建東說道。
“我傾向于認為,灼日是個名字,或許是九座山峰中的一座。九為極,會不會是最高的一座山峰,名字是灼日峰?”李星說道。
“灼,可以理解為燒,炙熱。日,太陽。我有種感覺,灼日這兩個字,信息量很大,只是我們思維有局限性。”韓平軍說道。
林寧說道:“有沒有可能,是讓我們用火,燒了蓮花山?”
沈建東眉頭一皺,“如果是燒山,沒有必要加日字吧?”
“日,有沒有可能是指白天,白天燒山?”邱正建說道。
“從字面意思來分析,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怎么燒呢?漫山遍野的大火嗎?”
“有沒有可能,是讓我們在正午的時候,燒山?咱們可以先燒九個山頭。堆滿木材。”
沈建東沉吟片刻,“干!疏散所有無關人員,從附近調集木柴和汽油,先燒山頭。一點點嘗試。目前分析,這是可能性最大的。求人不如求已。干!”
“蓮花山每日信徒眾多,我們需要對外一個解釋。”李星說道。
“理由你們隨便編。給你們兩天時間準備,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