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視角,飛機輪船列車這類大型科技產物,發生了失蹤和重大安全事故,超過一百起以上。
其他諸如手機爆炸,電腦電視冰箱空調等物爆炸更是不勝枚舉,所有電子設備全都變成了危險源頭,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引發火災踩踏等事故,數不勝數。
炎夏早有防備,沒有出現重大安全事故,但發生在個人和家庭上的事故依然多不勝數。
雖然在新家園重建時,官方以基礎設施更耗時為由,在城市電力供應上表現得非常“拉挎”,電視冰箱洗衣機這些家用電器根本無法使用,每個家庭只能使用不超過兩個電燈用于照明。
而且設計的位置都很偏僻,只要在出故障時不是故意湊到燈前,即便爆炸也傷害不大。
另一方面,官方還經常對外釋放對電子產品的疑慮,這已是其能做到的極限。
但科技產品,網絡信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哪怕太陽消失,哪怕星球很可能已經離開原來的宇宙,哪怕恐慌憂慮,每天拿著手機刷刷新聞,關注國內外動態,看些讓人開懷一笑的段子……依然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流程。
手機雖只是一個簡單的科技產品,可人們對其心理依賴之重,已經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
也是因為手機和網絡的存在,在經過最初的恐慌之后,人們的情緒才得以逐漸歸于平和。
實在沒有比這更好的手段來安撫或者說麻痹人們的心靈。
而現在,手機本身變成危險的源頭。
二十三億國人,每個人身上都揣著一顆很可能下一刻就會爆的炸彈。
雖然在11月1日這天,因這樣的事故死傷的人數并不太多,可因此引發的動蕩波及到了每一個人,心靈受到的沖擊比太陽消失猶有過之。
……
“這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和大家在群里聊天了,我爸現在就虎視眈眈的等在旁邊,馬上就要收繳過去集中銷毀。”嚴浩道。
“我也是,我們那今天有一個高壓電塔炸了,四分之一個城區停電。不過這反倒是好事,城區另一邊倒是沒停電,卻不知什么電器炸了引發了火災,連燒十幾棟房屋。”于鵬道。
“我這暫時還沒人來收繳手機,可我也不敢用了,今天我親眼目睹了一人被懷中爆炸的手機炸得瀕死。我現在都是冒死在跟你們聊天,聊完我就自己動手將它砸了。”黃榮悲憤道。
“沒了手機網絡,感覺生活的盼頭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以后再想了解聚居地外的消息就很難了,分散在其他聚居地的朋友親戚關系都難維系了。”
“大家都努力修行吧,咱們都幸運的入讀了當地的修行學院,以后不想當睜眼瞎,我能看到的就這一條路。”
又聊了幾句,雖然不舍,但卻終免不了最終的散場。
姜不苦最后卻發言道:
“根據我的觀察,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損毀爆炸是隨機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放在一個大群體中,可以看做必然發生之事,可放在個人身上,幾率并沒有想象中大;
第二,從網上國內外透露的信息來看,手機爆炸的絕對威力并不大,只要距離手機一米之外,就難以造成嚴重傷害,若能改變手機貼身佩戴的習慣,只將之當做了解外界變動的窗口,還是有保留價值的。
我的建議是,若是一個家庭有多個手機,不妨將其他手機全部關機,或者將電池之類取出,只常用一臺用作獲取外界信息的媒介。雖然會付出一定的外風險,但人的焦慮更多的時候來自于對外界的變化而自身一無所知。”
說罷,他發了一張照片到群里,樣子很奇怪。
手機放在一個無人轉角,通過一個用幾塊鏡片制成的簡易“潛望鏡”將手機中的視頻影像傳入轉角另一側的玻璃鏡片中。
“像我這樣處理,安全性就很有保證了,即便手機爆炸也傷不到人。要操作就只伸一只手過去,即便運氣不好那時候炸了,最多也就把手炸個半殘,問題不大。”
三個上一刻還悲悲戚戚與手機網絡告別的室友迅速生龍活虎起來。
“好主意,我現在就去弄一個。”
“我爸本來等著收繳我手機,現在已經在動手做潛望鏡了,不過,手機還是要收繳的,以后咱們一家人只能共用一臺手機,而且,不能拿在手上玩,專門用于一家人了解大勢變化。”
“老姜,你也是蔫壞,有好主意怎么不早說,害得我哭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