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次莫澤來典藏室看書主動與年逾四十的姜不苦招呼,姜不苦才知道,莫澤不僅是六一學院的學生,還參加過萬人修典那場盛事,那段時間也是姜不苦任職典藏室管理員比較高光露臉的時候,相較于后來的學員,那幾屆學員對他的印象深很多。
畢業之后的人生也極為精彩,遠征源大陸他也全程參與。
他雖為校長,但對校內唯一還能勉強稱之為老師的故人還是頗為敬重,為人處事也踏實謙遜,并無絕世天才的孤高不遜。
多相處了幾次,知道他并非做作,而是真心如此,姜不苦心內贊嘆,看來上面挑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當下也確實找不出比他更適合的人了。
年底,除夕之夜。
所有炎夏人都在歡度除夕。
凌晨,忽有燦爛光華從北方天際升起。
最初,只有部分人注意到這異變,很快,所有人都出了房間,遙望北方天際。
年輕一輩的臉上更多的是好奇,可那些年長者卻帶著擔憂,雙手合攏默默祈禱,雖然已經和平舒適了十年,可二十年前的那場天變,之后數次大災大難,他們都清楚記得,都親身體會。
此刻除了心中默默祈禱,也沒有他法可想。
一個小時后,北方天際的光華逐漸變化,有了一個形狀。
所有炎夏人的神色都變得古怪。
“萬里長城!”有小孩手指天際直接興奮叫嚷起來。
教育從來沒有中斷過,只是以往給人沉重負擔的外語和理化生這些學科已經取消,更著重于炎夏文明本身,可以說,單就對炎夏文明的種種認知素養,信息時代的小孩比不過當下的孩童。
又一個小孩反駁道:“龍龍龍,不僅長得像,而且在天上,萬里長城能上天嗎?只可能是龍!”
“那段是城墻,那是關城,那是烽火臺……分明就是萬里長城!”第一個小孩反駁。
“萬里長城能上天嗎?”第二個小孩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兩個小孩就天空光華變化后的奇景產生了爭辯。
大人們卻都無心理會,都張大了嘴,癡癡的看著遙遠天際那個物事。
張牙舞爪、夭矯騰挪,恰如傳說中的龍。
可那磚墻的紋理,還有城墻關城烽火臺,都能清晰看到萬里長城的影子。
而無論是龍,還是萬里長城,都是獨屬于炎夏人的,在每個炎夏人心中都有著獨一無二地位的精神圖騰。
這會是巧合嗎?
會帶來什么影響嗎?
所有人都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