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六一學院進行了一次大調整,首先是所有副都分院變成特級修行學院,正式從名義上與六一學院并駕齊驅的序列落后半個身位,六一學院的招生標準進一步提高,將每一屆的招生名額固定在一萬五千人,以炎夏現在超過三萬億的人口體量,相當于每兩億人中才會出現這樣一個妖孽。而每一屆的在校時間延長到十二年,也就是說學院正式學員的數量固定在十八萬人左右。
除此之外,學院每屆還會招收少則數千,多則一兩萬的非人種學員,這個數量并不固定,除了最初幾屆為了千金市骨,也是為了積累對非人種學員的教學經驗,在質量這一塊沒有把得那么嚴,但當一切走上正軌,對非人種學員的招收也逐漸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標準。
可以說,能進入六一學院的非人種學員,即便在全面性上比其他人類學員要差一點,卻也并不明顯,而且,他們還有著與生俱來的族群天賦支撐,在某些方面的特長甚至超過了人類學員。
除此之外,每屆還有兩三萬不等的特招生,他們都是來自于那些修行宗門,要么背景大,回去就能繼承一個龐大宗門,要么天賦極好,從無數中小型宗門脫穎而出。
除此之外,在帝都方面的建議下,六一學院還特意開設了一年期的進修班。
炎夏不乏這樣的修行者,心性極佳,向道之心堅定,卻因為天賦所限,只能在中低層修行界廝混,也沒機會接觸到更高層次的修行世界。
因為氣運規則的出現,命運對他們敞開了一條門,有不少完成氣運積累,獲得功德加持,成功逆天改命之輩。
無論是靠組織還是靠自己,能夠將自己的氣運積累到功德層次,這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要完成這跨越有何等之難,懂得都懂。
他們因為曾經的天賦所限,沒有接觸到真正更高層次的修行圈子,炎夏中樞認為,現有院校體系應該給他們一個學習進修的機會,從州級高等修行學府到副都特級修行學府到六一學院,每年都應該給出一定的進修生名額。
高等學府,特級學府就不說了,六一學院自從開了這個口子,從來就沒有讓外界滿意過。
一票難求都是客氣的,每一個名額暗地里會經過多少博弈才能最終確定花落誰家,只有參與過的人才知道。黑鯊艦群集體喊話說必須給我們,我們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功德者也最多,不給我們像話嗎?神道司說我們的兒郎自從進入神道司就走遍了炎夏疆域的千山萬水,數過家門而不入的典范,不給我們良心能安嗎?還有那些活動在隱秘戰線,或者經常去其他陣營“吃屎”的勇士們,還有那些幸辛苦苦卻始終默默無聞的,風光盡被別人掙了,苦頭盡被自己吃了……反正各有各的慘,各有各的理由。
六一學院為此將每年的進修名額一調再調,從兩萬漲到三萬又漲到四萬到最后的五萬,最后學院不干了,說什么也不繼續漲了,對于各種訴苦表功通過各種渠道繞著彎想走后門,學院就一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一句話交代:“你們自己商量好了把人送過來就行。”
以前在黑鯊艦上和同伴閑談時她只把這當成趣聞,從不曾奢望過自己能有這機會,可這機會根本就沒等她開口,直接砸她身上了。
所以,對于這一年的進修生涯,她非常珍惜。沒有參與任何交際應酬,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對知識的攫取上。
看了下時間,她放下書籍,向殿外走去。
經過主殿大門口時,按照慣例向旁邊一位打盹睡著的老者躬身致意。這才走出大殿。
這個習慣據說最開始是陳真人興起的,他每次進殿出殿都會恭敬的向這位傳說中的姜爺躬身致意,漸漸地演變成了一種大家都遵守的規矩,反正進殿后和出殿前給這位爺鞠個躬吃不了虧,有人甚至言之鑿鑿的稱長期對這位爺保持敬意會暗戳戳漲氣運……噓,別吱聲,這話我只告訴你,可別對別人說。
最后大家都知道了。
甚至流傳出了“信姜爺得天眷”這種一聽就知道很假的說法,可大家都高高興興的遵奉了,甚至演變到了要拼運氣的時候,比如某項重大試驗,某場關鍵考核,無論學員還是老師都會默念兩句“姜爺保佑”,似乎這樣真能臨時漲氣運,加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