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羽彤又問:“那你那幾件法器和丹藥又是哪來的?”
“完成任務積累功勛,功勛足夠就可向后勤處兌換一應修行物資,包括法器丹藥都可以,因為咱們的后勤處適合官方各個部門打通的,所以,基本上任何東西都能兌換到,還是挺方便的。”雁南書道。
章羽彤又問:“你說咱們有一套貨幣體系,那你可還記得你最后一次用錢消費是什么時候?是為什么?”
“呃……”雁南書又噎住了,她現在紫府境中期,雖然她對章羽彤頭兒頭兒的叫,但她的年紀其實是比章羽彤大的,章羽彤的修為之所以能夠后來居上是因為她每一步都踩在了最好的點上,而她雖然也靠著組織的幫助比其他人成長更快,但相比于章羽彤,還是略慢了一些。
仔細回想,自己有多少年沒碰過錢這玩意兒了?
似乎,好像,在她突破練氣境后對錢的需求就已經銳減,因為能用錢買到的東西越來越難以匹配她的需求,不過,多少還是有使用的時候,等到筑基境的時候,錢這個概念似乎從她的概念里徹底消失。
她一直在編制內混,輾轉過許多機構部門,不同的機構會有一套內部功勛值或者貢獻度之類的體系,這些玩意兒不僅對他們這些編制內的修行者很管用,外界修行者也非常眼饞,因為絕大多數新研究、新發現都是從六一學院流出,譬如法器,譬如丹藥,譬如陣盤……六一學院似乎掌握了一種魔力,總是能夠緊緊抓住修行者的心。
而這些東西被六一學院研究出來后,在繼續深入探索優化的同時,炎夏官方另外的機構部門就會接手這些成果進行規模化、量產化的探索,探索出來以后,第一批享受到這些成果的就是手持功勛值、貢獻度的他們這些編制內的修行者。
這相當于是編制內修行者的一項大福利,因為炎夏官方至今都沒向外界開放這個兌換渠道。
編制外的修行者想要獲得這些物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野外探索,無論是靈植靈藥,還是靈獸的皮毛骸骨,用這些物品與那些能搞到這類物品的編制內修行者或者中間掮客進行兌換。
當雙方彼此都有需求,且修行者數量足夠龐大的情況,幾乎所有物品都是能夠兌換到的,只在于那價格你能不能承受。
為此,幾乎每個城市都自發形成了一個甚至多個修行者間互通有無的坊市。
最后,開始有商貿團直接與官方相關部門展開合作,或者去六一學院蹭蹭,看看有沒有油水可撿,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絕云梭,因為這種核心技術的擴散,有越來越多民間修行者圈子也掌握了一些核心技術,自己也趁機搞起了研究,法器,丹藥等修行者必須之物越來越多,整個交易體系也越發活躍。
雁南書甚至清楚的記得自己突破筑基境后賺到的最大一筆,就是當時所在的機構向內部成員發布了尋找集中特殊靈獸的血液骨骼等生物組織,還有一些稀缺的靈植,就在同一天稍晚些的時候,她就在坊市的一個地攤上見到了那些東西,她以一瓶丹藥就把那些東西打包帶走,直接回去提交任務,所得功勛能夠兌換五百瓶那樣的丹藥。
而如她這種利用編制內的身份優勢,兩頭聯系,中間賺差價幾乎是每個編制內修行者的必備既能,官方也從來沒有說這方法不合規,這套模式一直到現在都還在運轉。
章羽彤又道:
“在那場討論中,我聽到了另一種說法,說現在這種交易模式,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一種妥協的產物。
官方以龐大的庫存作保,只允許編制內修行者用功勛兌換,編制外修行者又以更大的代價,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平白讓咱們這些編制內修行者還有那許多中間掮客賺了大筆差價,很多人認為這事官方的一個漏洞敗筆。
其實,這是有意為之!”
說到這里,她深深看了雁南書一眼,道:
“目的很簡單,就是保持整個修行界擁有足夠的流通性,擁有流通性才有活力,不然就是一潭死水。
而官方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原始的、以物易物的局面,一百次交易,可能出現兩百種甚至更多的成交方案。這事要是全部由官方出面,那得用多少人才能真正把握住這個體系?
這是不現實的。
官方庫存只認功勛貢獻度,不認其他,這就極大地簡化了這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