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尋常人的路和他們不同,必須先搞懂從起點到終點之間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臺階,才能走得下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姜不苦觀八陣圖古跡而直接領悟分界之法,炎夏神龍心有所感,在此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發揮,搞出一百零八古跡洞天,不僅渾然天成,而且,天幕大陣本身還含有種種玄奧至理,能給人種種啟迪。
可真要讓炎夏神龍或者姜不苦去教他們,基本就會淪為“先這樣……然后這樣……最后再這樣……好了,就是這樣。學會了嗎?”
這也是一些高深的修行法漸漸地會淪為一種玄學的原因。
因為連傳授者自己也不知道中間步驟到底該如何補齊,他本人是悟性天授,或者靈光一閃,或者福至心靈,機緣已到,恰到好處的被一股風刮了過去,或是脅下生雙翼飛了過去,直接站在了終點上。
面對那些只生了雙腿,極缺機緣,又缺羽翼的后進們,其本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度他們過來。
最后尋找衣缽傳人,也只能遍訪名山大川,寄希望于找到一個同樣脅下生雙翅,或者福緣天授,走路都能撿寶的大道私生子,來繼承自己的衣缽傳承。
而炎夏一直以來在做的,就是要鋪設一條能夠穩步攀登的大道階梯,即便越往上越艱難,但卻終有一條路,而不是斷頭路,讓人除了生出翅膀飛過去,沒有其他橫渡之法。
……
姜不苦不是不想賺更多的人道值,但隨著修行體系的發展,無數天才妖孽為之窮盡智慧和心力,這個修行體系早已經走過了最初那蹣跚學步,走路都要人扶的階段。
它已經可以自己走了。
它不需要任何人去扶,它已經知道該如何行走,甚至奔跑,點撥幫助已經不太必要了。
對此,姜不苦早就看得明白。
另一方面,自己雖然把持著人道權柄,有著調試改正的權限,但他不可能為了“使用”而“使用”,更不可能有“有權不用,過去作廢”的念頭。
更不是往炎夏人道里注入越多的東西就越好,恰到好處就好,適當才是最好。
所以,自開辟十三圣獸本源之后,在反復的思考之后,他的心意逐漸確定在了兩個方向上。
一是將洞天福地之法推行開來,改變世界體量增長的單一模式,既加速了世界上限的提升,也能讓炎夏整體受益。
因為炎夏神龍的授權,此事的完成度比姜不苦最初預想的還要更好,而且,沒有花用一點人道值。
第二個,則是關于陰冥世界的后續,對滯留其中的無數鬼魂的處置上。
再簡單一點,就是“投胎”的問題。
因為陰冥世界本就是他開辟的,他相當于掌握了部分至高權限。
他經常通過人道權限了解其發展進程,據他估測,即便他把這個問題擱置不理,再過數十上百年,在兆億人心的長期思潮影響下,陰冥世界的投胎機制也會形成。
最開始,姜不苦的想法就是順水推舟,順應兆億民心思潮,讓陰冥世界成為他們認為應該成為的模樣。
身前為善的,福運深厚,甚至鴻運加身,乃至有功德護體,那么就讓投胎去好人家,富貴人家,權勢之家,乃至父母雙親都是紫府境、金丹境的大修士,生下來就有一個大宗門等著你繼承;
身前為惡的,心思不正的,愛走邪門小道的,霉運、厄運、衰運纏身,那么就讓你投胎去窮人家,生下來就爹不疼娘不愛,甚至投胎到畜生身上,反正下輩子你可別想翻身;
最初,一想到關于投胎的問題,他的腦海中立刻便下意識的有了這一套處置思路。
可很快,他就意識到這辦法不妥,非常非常不妥。
你今生是好人,來世投胎享富貴權勢;今世是壞人,來世投胎便去社會底層廝混,做牛做馬一生。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心中樸素的道德審美,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進一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