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還有什么好討論的呢?
這種花哨的、錦上添花的東西,等到咱們真正行有余力,甚至取得優勢地位的時候再去考慮,現在是考慮這種問題的時候嗎?
先活下來再說吧!”
這話讓許多人點頭認同,生存問題才是第一問題,在這個問題面前,其他一切全都要靠邊站。
可也有人并不贊同。
一個女子的聲音道:
“這怎么可能是花哨的、錦上添花的東西?
這分明是雪中送炭的東西!
稍微多了解下天變之前的情況,就能明白它的重大意義和非凡的實用價值。
我聽了XXX同志對修行者梯隊的預估,樂觀認為這都是我們可以調動的力量,真的如此嗎?
咱們現在的疆域有廣闊?十年后又有多廣闊?
我剛才估算了一下,以彼時的人口規模,星球直徑必然超過一千九百萬公里,這是個什么數字?
別說彼時,對于管理偌大疆域、偌大人口,中樞早就力不從心,只能不斷從下面抽身,抓住幾個核心關鍵,可這絕非長久之計。
現在時間短,咱們的影響力、震懾力都在,還勉強能夠如臂使指,可繼續如此,總有一天,咱們會變成真正的‘垂拱而治’,聲音別說貫徹到縣以下的鄉鎮,怕是連州府都進不去!
而這個極度智能化的信息體系就是為此而生,能將需要海量精力和人員的具體事務決策交由智能信息體系完成,這不僅解放了海量人力,將他們變成真正的‘可以調動的力量’,而不是只存在于紙面之上,卻一刻也不能離開崗位,不然整個體系就要崩盤!
還能始終確保所有決策的最終執行不至于走樣。
它們不僅是最好的執行者,同樣還是最好的監督者,我始終覺得,讓人監督人,特別是管理者隊伍以千億計,加上鄉鎮基層,更是以萬億計,我沒信心!
我相信你們在座各位也不會有任何信心!
我反倒更信任以智能信息體系構建起來的監督機制。”
那聲音頓了頓,過了一會兒,才道:
“話既然說到這里,我忍不住在想,雖然咱們有人道氣運作為尺標,但這以萬億計的管理團隊,你們覺得,真就沒腐肉膿瘡存在?
我認為一定有!
還有那種因為能力或者理解偏差而造成的實際執行錯誤的情況,我想更多。
咱們在修行者梯隊建設中深入挖潛,將每個境界的得材率提升了許多,讓高境界人才越來越多,那若是在整個炎夏人道之內深入挖潛呢?
這在以前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工作,可若有了智能信息網絡體系,這就變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