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不苦的行動計劃,核心目的有兩個,一是不能讓戰斗在藍星世界內部爆發,一旦這種局勢形成,無論藍星世界能夠支撐多久,當這種局面形成的時候,藍星世界就基本注定了敗亡。
再一個,就是盡量避免成為其他世界的飯前甜點。
因為其他所有世界都是受到藍星世界某種道路的共鳴吸引過來的,藍星世界天然就是十界聚首十字路口,中心地帶。
就算是其他世界之間發生點什么事,也始終繞不開中間的藍星世界,所以,要把祂們請出去,單單是核威懾都是不夠的,必須給祂們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不然,局面就始終會堅持在這里,而無論僵持的結果如何,對藍星世界而言,都是有害無益的。
所以,這才有了他一手拿核武起爆器威懾,一邊還要努力的向祂們推銷兜售新的爭鋒方案。
而另一邊,不管諸多大世界內部的想法,就這些世界意志而言,情況卻非常簡單明了。
若是能夠獨吞藍星世界這塊大肥肉,祂們可以豁出去更多,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哪怕祂們對自身世界再怎么自信,也知道獨吞藍星世界是不現實的。
別說獨吞哪一家若是能夠吃到三分之一、乃至是四分之一,都必然要遭到其他大世界的共同集火針對。
因為祂們的目光已經在更長久之后的未來,藍星世界只是開胃前菜,其他大世界可都是硬菜,同時,也都是硬骨頭。
現在多吃藍星世界一點,就為將來的博弈奠定了更大的優勢,其他大世界也都不傻,自然不會就這么看著,哪怕是聯手,也會把這個勢頭打斷。
既然想到了這一層,那么祂們就不會蠢到去當那個想吃獨食的出頭鳥。
不然,莽荒太陽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莫名其妙的就把自己從獵人變成了獵物。
所以,在藍星世界的爭奪上,最理想的收獲,也能免于前期引發激烈沖突的分配方案,就是大家各自吞吃八分之一甚至是九分之一。
當明白這點,藍星世界這塊肥肉的吸引力就下降了許多。
所以,當自己的命有一部分被握在姜不苦手中時,讓祂們暫時放棄只能吃到九分之一的肥肉,問題并不大。
更何況,姜不苦還很貼心的為祂們考慮好了備選方案。
甚至,以祂們各自的感官,在對自身世界的底蘊和道路極其自信的情況下,祂們還非常欣賞這種爭鋒模式。
雖然每一次贏的世界本源不多,但勝在不需要祂們親自下場,且盡最大可能的撇除了偶然的意外變數的影響,真正就是底蘊和道路的比拼。
所以,在了解完整個模式之后,祂們甚至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覺得這種模式很可能才是更適合的。
祂們以前雖然都因為道路的趨同性遇見過其他大世界,但都是兩個大世界之爭,敵我雙方非常清楚明白,沒什么好說的,一旦遇上就拼盡全力的懟過去。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反正最后都是贏家發展壯大,輸家融入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
因為世界的不同,輸家的命運也會有所不同,要么被犁庭掃穴的清理一遍,要么就取長補短,借之發展出新的道路,收益最大的是整個世界本身。
這是一種簡單的線性思維,只需要考慮贏就可以了,其他根本不用考慮。
可這完全不適用于現在的局勢,要是還秉持著狹路相逢勇者勝那一套,那么最先出頭冒尖的,必然會享受到和莽荒太陽一樣的“集體親切招待”!
劃出一片戰場,然后大家就老老實實,兵對兵、將對將的你來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