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聞言,全都精神一震,紛紛點頭認同,都覺得不應該在這事上投入過多精力。
很快,眾人便各自散去了。
……
姜不苦不知道,因他而起的波瀾正在蓬樂縣學的水面之下擴散開來。
不過,即便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甚至,若有人對他評價“這家伙腦子不太聰明的樣子”,他絲毫不會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只會覺得這是對他的褒獎,以“不太聰明的樣子”取得如此成績,不正說明了他的刻苦與用心嗎。
至于其他同齡人的心態,他也不是真的愚鈍到毫無所知,在前世,他本人就曾與這種心態做過長期的拉鋸斗爭,他覺得自己之所以能夠考入帝都大學,除了努力和堅持之外,這種心態上的轉變同樣是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今世,因為自己是個穿越重生者,這種曾一度被自己壓制戰勝的心態,幾乎有再一次占據自己身心的架勢。
好在他對自己的認知足夠清醒,那過于高遠的目標也讓他不得不踏實端正自己的內心。
而且,他還發現了一個有效的辦法,那就是行動,特別是持之以恒的行動,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內心。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因為他缺乏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大智”。
所以,在一些日常的、甚至是練就成本能的習慣中,他先讓自己一點點“若愚”起來,一點點“駑鈍”起來,不要顯得那么渾身上下都充滿了機靈勁兒。
行動上,一板一眼;
做事上,板板正正;
就連走路,上下樓梯,吃飯洗漱……
若有人長期觀察過他,無論人前人后,他的表現仿佛就是在說“我的腦子似乎有點貴恙”。
臺階永遠是一梯一梯上下,并不會因為急切而一步五六階,哪怕加速,也要一階一階走完。
吃飯永遠是一口一口,并不會因為急切而囫圇一口吞。
就連走路轉角,直角路就要轉個直角,絕不會為了圖方便而抄成弧線。
在這樣的長期堅持下,意識似乎終于受到了行動的反饋,真跟著一點點“若愚”起來。
回到宿舍,姜不苦按照既定作息,開始讀書,到點就繼續戳砂練功,給傷口彌補的雙手用藥,用藥的間隙,他也沒有把時間完全浪費,抓緊時間看書學習。
正如趙文俊所言,他的智商并不比縣學其他學生高,文科成績之所以如此突出,只因為他耗費在這上面的時間遠高于其他同學。
因為他們知道,在統考時文科成績只占總成績的兩成,而武科成績占了八成,時間與精力該如何分配,聰明人都知道該怎么做。
他選擇了一個“不聰明”的做法,這也是他能夠一路升班,每學期必跳的重要原因。
可即便如此,隨著他不得不將更多精力用在修煉上,文科成績依然不可避免的下滑,100分到97分的差距,看似只有三分,可內里的含義,懂得都懂。
恰是如此,每在修煉的間隙,他都會將看書學習的時間壓榨到極致。
當藥效徹底在雙掌中滲透,姜不苦扭頭看了一下時間。
深夜,十一點五十五。
他決定上床睡覺,比他日常的計劃提前了五分鐘。
畢竟今天是二月初一,每月的第一天,情況不同。
當他躺在床上,五分鐘時間,足夠他進入最深層次的酣睡狀態。
當時間走完十一點五十九,來到十二點的剎那。
熟睡中的他忽然被一陣強烈的危機感沖擊著,他發現自己已經不在床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