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凌峰縣,紀富貴仍舊是心有余悸,而張大蠻卻是泰然處之,竟然頭靠在了座椅上,懨懨欲睡。
靠!
差點被老市場那幫地痞給大卸八塊了,這小子一頓暴揍,反而一點事都沒有,究竟這個人是怎么做到的?
紀富貴想不通透,但是,對張大蠻卻是打心底里佩服,在老市場交易過程中,他雖然坐在車里,但是,和大肚黃之間的談價格,他可是聽得清清楚楚,蠶繭不過20塊錢上下一斤,硬是被他賣到了45一斤,不得不說,這個看上去一副刁民嘴臉的人,還真有點本事。
等回去了,倒也可以好好考慮和他合作,至少在東柑村,也還沒有哪一家開始種桑養蠶,只要與張大蠻合作,技術各方面,由張大蠻提供,他出場地、出土地,至于收益怎么分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天載客也算順利,從凌峰縣里,有四五個鄰近村的,都搭乘了紀富貴的車回去,在窮鄉僻壤的地方跑車載客,實際上,收入也很低微的。
即便低微,靠著搬方向盤,賺來的收入,也比種地強,養家糊口,是沒多大問題。
一路上,乘客三三兩兩,你一言我一語,而張大蠻揣著沉甸甸的兩萬多塊錢,瞇著眼,閉目養神,他并沒有睡著,腦袋里卻是在盤算接下來的發展之路。
最起碼,今天找到真絲商行的大肚黃,蠶繭的銷路是有著落了,而且,通過大肚黃,走黑市交易,價格還是遠遠高于正常的價格。
并且,通過第一批蠶繭試水,基本可以確定,種桑養蠶這條路穩賺,在石窠村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別說一批蠶繭賣得起兩萬多塊錢,那是很多家庭,一兩年收入都不可能有這么多。
即使王鐵牛第一批蠶繭,賣了4500塊錢,對于王鐵牛這樣老實巴交的人來說,那幾乎是一年都掙不到這么多的。
由此可見,這是一條能夠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
按照大肚黃的要求,有多少產量,要多少。并且張大蠻夸下海口,說他是大批量供應貨,一年幾萬斤產量啊,這可不是鬧著玩。
雖然商場奸詐,那是常用的手段,即便最后提供不了這么大批量,找個什么借口隨便糊弄過去,也不沒什么大不了。
但一想著,45一斤蠶繭,就讓張大蠻無比的清醒,靠著自己家里那點土地,家里那點蠶室,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養蠶。
不過,有了這一筆兩萬多塊錢,可以做很多事了。
擴建養蠶室,找村里的人,談租地種桑苗……他仔細想了又想,擴建蠶室是沒問題,但是這租地……這幫思想固化落后的小農思想,怎么會輕易舍棄土地,改成種桑苗呢!
話說回來,暫時可以按照現有規模進行多批養蠶,等他賺得多了,再把他的成功之處宣傳出去。
到那時,這些村民,根本不用張大蠻去做什么思想工作,一定會一窩蜂,把土地都改種桑苗了。
這樣一想,他又松了一口氣,如今之計,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只能一步步地經營,穩扎穩打。
他通過種桑養蠶富裕起來,必定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說不定到時政府部門惠農政策推行下來,那就是他騰飛的時候了。
除了王鐵牛,還要繼續發展跟隨他種桑養蠶的人選才行,只有少數人跟著他賺到了錢,他的影響力也就逐漸的凸顯了。